東亞摺翅蝠糞便驗出多種病毒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台灣師範大學與日本名古屋大學的跨國研究顯示,台灣北部蝙蝠洞的東亞摺翅蝠之糞便中含有腦心肌炎病毒、腸道病毒F株、兔病毒、西班牙綿羊腦炎病毒等病毒之核酸,這些病毒雖然尚未發現可引發人類疾病,卻會感染豬、牛、羊、馬、犬、兔……等動物,因此該研究呼籲民眾應注意蝙蝠可能引發的人畜共通傳染疾病以及農牧業損害。

蝙蝠的生理特異性成為新型病毒的天然宿主。台灣師範大學/提供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吳忠信教授與日本名古屋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院本道榮一教授跨國合作,在去(2019)年於國際期刊《Virus Research》發表論文「腦心肌炎病毒可能源自生活在東亞國家的東亞摺翅蝠」,該研究透過次世代定序技術(NGS技術),分析台灣北部蝙蝠洞內的東亞摺翅蝠糞便之病毒基因組,結果發現東亞摺翅蝠糞便中含有腦心肌炎病毒、腸道病毒F株、兔病毒、西班牙綿羊腦炎病毒等病毒的核酸

這些病毒雖然不會立即引發人類疾病,卻可能影響多種經濟動物,例如腦心肌炎病毒的主要宿主為老鼠,但也會感染豬隻,因此豬隻飼料須妥善儲存,以避免飼料被老鼠及蝙蝠的糞便污染;而腸道病毒F株屬於牛腸道病毒,但不只會感染給牛隻,羊、馬、犬等動物都有可能感染;兔病毒則會感染給兔子並引發病毒性出血症,西班牙綿羊腦炎病毒則會感染給綿羊,並對其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病變。

台日研究分析分析台灣北部蝙蝠洞內的東亞摺翅蝠糞便之病毒基因組,結果發現東亞摺翅蝠糞便中含有多種病毒之核酸。台灣師範大學/提供

此外,現正延燒中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其患者除了急性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敗血性休克等相關病症,對於重症死者的病理解剖也發現有引發腦部與心臟發炎的症狀,並且這些症狀與動物感染心肌炎病毒的臨床症狀類似;而吳忠信教授去(2019)年的另一起研究也發現,仔豬罹患肺炎所表現的症狀與死亡情形,與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有許多相似之處;加上過往對於蝙蝠的各種研究,顯示蝙蝠身上感染的病毒有可能因為突變重組而感染蝙蝠以外的哺乳動物,甚至引起人畜共通的疾病感染

不過台師大也強調,儘管蝙蝠被認為是人畜共通傳染病毒的重要宿主,牠們卻是生態系重要的一環,能夠抑制蚊蠅病媒數量並協助植物授粉,對於生態系以及農業農作皆有所助益,且雖然SARS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等被認為來自蝙蝠,但其實大多數蝙蝠身上的病毒都必會引起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的疾病,至於蝙蝠糞便中攜帶的病毒是否會感染給經濟家畜或是伴侶寵物,進而造成畜牧業損害或是居家的人畜共通感染,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關注。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