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鳶重要覓食地 疑被設為光電板預定地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屏東鹽埔台糖彭厝農場是稀有猛禽黑鴛的重要覓食棲地,不過日前卻有消息傳出,由台糖提出的「屏東彭北蔬菜區農電共生示範計劃」將多達37.9公頃的農場劃設為光電板預定地,鳥類保育人士與學者憂心,此計劃缺乏環評程序,若在此處設置光電板,不僅可能破壞優良農地,也可能會對黑鳶的生存造成影響。

圓點為黑鳶追蹤個體的位置,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個體;紅框為光電板計畫預定地,是黑鳶族群高度使用區塊,鄰近樹林亦是黑鳶停棲休息區域。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黑鳶俗稱老鷹,曾是台灣天空的常客,卻因農藥與殺鼠劑的濫用一度驟減至200隻以下,經過各界數年來的努力,政府逐漸調整農藥與滅鼠政策,農民也改變毒鳥行為,黑鳶族群已緩慢回升,並於2019年的普查創下709隻的歷史新高,其中約有三分之一黑鳶生存於屏東北部,守護老鷹因而成為屏東農民的新興運動,當地社區團體也以老鷹(黑鳶)作為農村再造的重點,因此,當屏東鹽埔的台糖彭厝農場傳出被劃設光電預定地的消息,自然也引起當地保育人士以及社區發展協會的注意。

位於屏東鹽埔的彭厝農場佔地470公頃,是屏東少數大面積的完整農地,主要種植外銷日本的毛豆,因產值高而被稱為綠金,除了農業生展功能,彭厝農場也有重要的生態功能,根據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近年的衛星追蹤和野外觀察結果,彭厝農場是高屏地區黑鳶重要的覓食棲地,尤其是當農民整地翻耕時期,成群的黑鳶會盤旋在耕耘機後方,伺機捕食被翻出的小動物,是野生動物與農地共生的經典畫面。

翻耕時成群黑鳶會現身此處。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珍貴稀有的黑鳶穿梭在農地與社區之間。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據瞭解,台塘提出的計畫書中,將37.9公頃左右的農地劃入「屏東彭北蔬菜區農電共生示範計劃」,其中2.94公頃為初期規劃的光電板面積。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員林惠珊表示,該計畫審查不用經過環評程序,缺乏對當地生態的考量,雖然2.94公頃看似不大,但在農地種電的風潮下,難保完整農地未來不會被光電板蠶食鯨吞

林惠珊表示,不只彭厝農場,內埔的鳳梨田和茶園、屏南枋寮戰備道周邊、枋寮沿海魚塭等,這些初級產業的運作都與黑鳶的覓食行為息息相關,然而近年政府積極發展太陽光電,開始有農地或魚塭被變更成為光電板,在選址時應考量這些面積廣大的初級產業在生態環境上的重要性。

台灣猛禽研究會秘書長蔡岱樺也表示,期待各單位在考量綠能或開發案時,能夠避開保育類動物出現的熱區,並針對「屏東彭北蔬菜區農電共生示範計劃」審慎評估是否會對黑鳶生存造成影響。

珍貴稀有的黑鳶目前全台數量僅剩709隻,屏東達261隻是最大的棲息地。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