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稱犬隻低程度感染武漢肺炎 專家:證據不足
記者 陳璽安/報導
香港漁護署於上(2)月28日宣布在犬隻口鼻樣本中驗出新型冠狀病毒弱陽性反應,並於昨(4)日晚間9時8分再度發新聞稿,表示這隻狗已低程度感染有關病毒。對此,專家表示,驗出病毒陽性反應只是有可能感染的證據之一,應有血清學等相關證據佐證,否則言之過早。

香港漁護署表示,這隻狗的飼主是一名確診病患,漁署署先於2月27日從犬隻的口腔及鼻腔樣本中檢測到小量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並於28日及3月2日再次檢測,皆呈現弱陽性反應,香港漁護署諮詢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及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等單位的專家後,表示這隻狗已低程度感染有關病毒,並可能是由人類傳染的。
目前犬隻沒有仍何武漢肺炎的相關病徵,香港漁護署表示,會對這隻狗進行密切監察,並反覆測試,待測試結果呈現陰性後才會交還給飼主,並提醒確診民眾不要密切接觸寵物。不過香港漁護署也強調,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寵物會傳染武漢肺炎或因此生病,請飼主不用擔憂也不可棄養寵物。
對於來自香港的最新消息,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徐榮彬表示,雖然香港漁護署說犬隻低程度感染,但應該只是「污染」到病毒而非「感染」。徐榮彬說明,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數天,甚至可能被狗吸入呼吸道後在呼吸道中停留數天,但這只能算是「污染」到病毒,並不等於「感染」,因此驗出陽性反應並不足以斷定犬隻「確診」、「感染」,還需要抽血等更多檢驗才能判斷,否則口罩也有可能感染病毒了。
台大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惠雯也與徐榮彬表達同樣看法,張惠雯說明,感染病毒的定義是體內產生抗體,而動物感染病毒後,體內的病毒可能會增加,因此張惠雯認為,需要血清學的證據佐證才能判斷這隻狗是否真的感染病毒,光從分子生物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測到弱陽性,只能說是驗出病毒,不能斷定這隻狗已經感染病毒。
張惠雯進一步指出,犬貓之所以不會感染武漢肺炎,是因為牠們的細胞受器跟人的不一樣,而武漢肺炎病毒對人的細胞受器是已知的,除非病毒發生變異,不然不會與犬貓的細胞結合,若這隻狗真的有感染武漢肺炎的可能,應做病毒基因定序以瞭解病毒的狀況。張惠雯強調,病毒跨物種傳播的門檻很高,以目前的資訊,要說這隻狗被感染武漢肺炎還言之過早,需要更多證據。
香港曾在3月1日將香港犬隻驗出病毒陽性的報告提交給OIE,當時OIE表示,此例只是反映樣本中有病毒的遺傳物質,仍沒有證據支持犬貓可以傳播或感染這種疾病,因此無須採取任何可能損害動物福利的措施。至截稿為止,OIE、WHO(世界衛生組織)與WSAVA(世界小動物獸醫協會)皆沒有對香港昨(4)日的新聞稿發表回應或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