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環境太舒適 魚媽媽突破繁殖節產卵

記者 姚崇仁/報導

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舉辦的「臺灣濕地魚類生態特展」,展出多達200種台灣各地活體魚類,而近日展覽說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一隻自於陽明山老梅溪的臺灣特有種「臺灣縱紋鱲」因策展布置與棲息地環境建置得宜,近期魚媽媽還在非繁殖季產卵,孵化出許多小魚。

展覽展出的臺灣縱紋鱲因環境舒適得宜,在非繁殖季孵出小魚。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海科館副館長陳義雄表示,來自於陽明山老梅溪的臺灣特有種「臺灣縱紋鱲」,又稱為臺灣鬚鱲、臺灣馬口魚,在陽明山溪流水系屬於族群豐富的物種,而臺灣縱紋鱲交配與繁殖期通常是在高水溫與長日照的夏季,而若是水溫太低的話,對牠們而言容易因為水霉而生病,往往不利於生長與繁殖,因此在這一次的特展中,以室內環境藉由燈光和水溫與水流控制,模擬溫度與日照繁殖期的條件,給予牠們最為舒適的環境

就在「臺灣濕地魚類生態特展」展出臺灣縱紋鱲沒多久之後,魚媽媽因為棲息地環境建置得宜,竟然突破原本的繁殖季產卵,自然孵化出許多小小臺灣縱紋鱲,這次相當珍貴的經驗,也成為開春以來濕地特展的第一樁喜訊。

來自陽明山老梅溪的臺灣縱紋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陽管處處長長劉培東也表示,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北臺灣重要核心的水系發源地之一,許多溪流發源自大屯火山群中,受火山地形影響而以輻射狀水系著稱,一共13條水系都發源於此,同時也孕育極重要的完整溪流生態體系,而這一次的特展除了順利產卵的臺灣縱紋鱲之外,還有首度展出去(108)年底才剛發表的世界新種「陽明山吻鰕虎」,供民眾就近觀察。

「臺灣濕地魚類生態特展」目前在基隆海科館特展廳展出,展期至4月12日止,特展除了有珍稀活魚水族展示以外,也展示陽明山特有火山棲地溪流環境介紹及攝影展,讓民眾可以認識不同層面的陽明山,大家不妨趁著假期前往海科館走走吧!

特展中展出的世界新種「陽明山吻蝦虎」。 資料照片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臺灣縱紋鱲特展中孵化的小魚影片: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