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域鯨豚豐富 種類佔全世界1/3

記者 陳璽安/報導

鯨豚保育與研究在台灣是長期冷門的領域,不過台灣其實是全球難得的鯨豚匯集,海保署統整了台灣歷年來的鯨豚調查與目擊資料,確認台灣周遭海域共有32種出沒,約佔全球鯨豚種類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抹香鯨、大翅鯨與虎鯨等大型鯨類。海保署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台灣鄰進海域的鯨豚族群調查,並強化推廣鯨豚保育與在地守護等教育工作。

熱帶斑海豚是海上目擊常見鯨豚。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海保署提供

1990年台灣將所有「鯨目」動物列入台灣保育類動物名錄,意即將所有鯨豚都列為保育類動物,就此開啟台灣鯨豚研究與保育史篇,不過海保署指出,鯨豚族群調查不易,且投入的研究能量相對有限,因此三十年來,除了西部沿海針對白海豚棲地有長期的鯨豚族群調查外,其它海域皆缺乏系統性及持續性調查,特別是北海岸、東南海域及西南海域更是完全沒有調查記錄,所幸公民科學觀念普及,民間團體或賞鯨業者貢獻了不少目擊鯨豚記錄,讓這些海域的鯨豚資料不至於空白。

海保署自前(2018)年成立後,積極與專家學者合作展開鯨豚調查,匯整以往的零散資料並填補研究空缺,再加上歷年來超過1400筆的鯨豚擱淺資料,一年多來已建立較完整的鯨豚族群基礎資料,也掌握了全台鯨豚的分布狀況,確認台灣周遭海域共有32種鯨豚出沒,約佔全球鯨豚種類的三分之一,而光是台灣東部海域,就有高達24種鯨豚出沒

1998年至2019年台灣海域鯨豚目擊位置分布圖。海保署/提供

進一步分析整理這些資料,在台灣出沒的鯨豚不乏已被列入CITES附錄1的物種,包括抹香鯨、中華白海豚、露脊鼠海豚等,以及大村鯨、長須鯨、大翅鯨等七種鬚鯨海上目擊常見的鯨豚則包括長吻飛旋海豚、弗氏海豚及熱帶斑海豚等擱淺物種以海豚科、小抹香鯨科及鼠海豚科等小型齒鯨類為主,如江豚(露脊鼠海豚)、瓶鼻海豚及小虎鯨等,中大型鯨類則相對較少

海保署表示,台灣四周海域是全球難得的鯨豚匯集寶地,未來海保署將進一步完善台灣鄰近海域的鯨豚族群調查,持續累積鯨豚生態資料庫,以供保育研究使用,未來也將強化推廣鯨豚保育、在地守護及友善賞鯨等教育工作,期許提升民眾保育意識,加強在地關注與參與。

長吻飛旋海豚是海上目擊常見鯨豚之一。陳冠榮/攝,海保署/提供

圖為弗氏海豚。林思瑩/攝,海保署/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