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團發布東南亞狗貓肉貿易報告 籲各國終止殘酷非法產業
本文授權轉載自動物友善網
記者 李娉婷/報導
談到狗貓肉貿易,許多人會先想到中國及韓國,但其實在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如柬埔寨、印尼,狗貓肉貿易也具有相當的規模,其中同樣包含許多不法情況與疫病風險。國際動保組織「四爪」(FOUR PAWS)近日發表《東南亞的狗貓肉貿易:對動物和人的威脅》(The Dog and Cat Meat Trade in Southeast Asia: A Threat to Animals and People)報告,就詳述了越南、柬埔寨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狗貓肉貿易狀況,以及終止貿易的建議。

在過去的十年中,國際動保團體反對狗肉貿易的倡議行動,大多數是針對惡名昭彰的中國廣西玉林狗肉節,以及韓國的肉狗養殖場,這很大地提升了國際上對亞洲狗肉貿易的認識,但卻少有人關注東南亞的狀況,它們同樣廣泛且殘酷,為此,四爪近年來積極在東南亞推動終止狗貓肉貿易,並在今(2020)年2月發表《東南亞的狗貓肉貿易:對動物和人的威脅》報告。
四爪表示,關於東南亞狗貓肉貿易的許多訊息,在很大程度上沒有被正規記載,而是散佈在新聞報導、社群媒體和零星的調查摘要中,因此《東南亞的狗貓肉貿易》報告匯總了目前可用的所有資訊來填補這項空白,包括媒體報告、已出版文獻、調查結果、市場研究數據和訪談等,以全面概述東南亞狗貓肉貿易的狀況,尤其是柬埔寨、印尼和越南。
報告指出,雖然因為狗貓肉貿易非法和不受管制的特性,無法確切得知涉及的動物數量,但東南亞狗貓肉貿易的估計規模依然令人難以置信:在柬埔寨,相關交易每年涉及300萬隻狗;在印尼,每年超過100萬隻狗被食用;在越南,每年則有超過500萬隻狗和約100萬隻貓被殺害。而這些遇害的動物,從捕捉、運輸到宰殺的過程,都受到了極端殘酷的對待。
與中國的狀況類似,在東南亞,狗貓肉的來源主要是從街上和農村社區偷來的家庭寵物或流浪動物……(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