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異常腹瀉死亡 豬農緊急求助獸醫
記者 姚崇仁/報導
豬隻的健康,是所有養豬戶最關心的事情之一。近日高雄市一處養豬場傳出場內的保育豬(離乳後至30 kg)有異常腹瀉並且死亡的狀況,於是養豬戶心急如焚的求助動保處,經過動保處獸醫師解剖採養後,發現豬隻是感染「豬流行性下痢」(PED),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所幸目前經過獸醫師適當治療,發病豬場疫情已獲得控制。
高雄市動保處指出,近日接獲養豬戶通報,表示自家豬隻有異常死亡的現象,症狀主要是腹瀉,隨後經過獸醫師前往養豬場訪視,並將死亡豬隻解剖採樣,發現是確診感染豬流行性下痢,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為冠狀病毒造成,主要明顯的臨床症狀為嘔吐、下痢和食慾不振,。
動保處表示,豬流行性下痢的潛伏期約2~4天,雖然可感染所有年齡豬隻,但其中又以1週齡哺乳仔豬死亡率較高,介於50~100%,一般發病的豬隻都是無法短時間獲得足夠水分及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再加上天氣寒冷增加仔豬緊迫發病,一旦發病後,如果控制不當容易導致全場豬隻跟著發病,造成養豬戶的經濟損失。
由於目前沒有針對豬流行性下痢有效的疫苗或解藥,因此動保處獸醫師為了防止這次發病的豬場擴大疫情,建議養豬戶提供溫暖、乾燥環境,並且適當供給水份及電解質,預防脫水及減少死亡,肥育豬隻適當減少飼料給與並使用抗生素預防二次性細菌感染,如果有曾經感染後痊癒的母豬,免疫抗體會在感染後2~3週自然產生,這時就可以代為哺育仔豬,降低仔豬發病率。
高雄動保處長葉坤松也提醒,103年台灣中南部地區曾經爆發豬流行性下痢,病毒主要是藉由動物或人類媒介攜帶,所以養豬場必須加強人車管制與使用器械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及預防疾病發生,另外,養豬戶也要加強自主觀察豬隻健康情形,發現類似症狀應立即通報獸醫師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