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8起死亡海龜擱淺 疑遭誤捕後丟棄

記者 陳璽安/報導

新北市於本(2)月23日發生4起死亡海龜通報案件,共有8隻綠蠵龜喪命,其中5隻甚至集中在同一岸際。學者推測,可能是海龜在漁業誤捕的過程中死亡或瀕臨死亡,隨後被直接丟棄,才導致同時多隻海龜死亡擱淺的狀況發生,籲未來加強向漁民宣導通報,以利改善誤捕不斷發生的現象。

圖為2 月23日新北市八里區文化公園後方沙灘發現的死亡綠蠵龜。海巡署/提供

23日當天,光是新北市轄內死亡的海龜就有8隻,新北市動保處指出,當日新北轄內死亡海龜通報包括瑞芳區南雅岸際1隻綠蠵龜、貢寮區和美派出所前方岸際5隻綠蠵龜、貢寮區龍洞灣1隻綠蠵龜以及八里區文化公園沙灘1隻綠蠵龜。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指出,海龜擱淺事件時有所聞,但通常1日1隻、2隻,頂多3隻,23日一次出現這麼多隻,且具有地區性,應非自然因素

除了擱淺地區集中,這批海龜屍體也不同於一般自然情況。程一駿指出,這批死亡海龜屍體有的缺頭、有的缺腳,然而一般擱淺海龜如果有肢體殘缺,通常是因為曝曬多日所致,在這種情況下,海龜的內臟也會跟著腐壞、缺損,但這批死亡海龜卻不是這樣,牠們雖然缺頭、缺腳,內臟大多完好,因此程一駿判斷,這批海龜是在1至2日內死亡,肢體殘缺並非因為長時間曝曬,而是死後在海上漂流遭魚類吃掉肢體

圖為2 月23日新北市八里區文化公園後方沙灘發現的死亡綠蠵龜。海巡署/提供

在短短一日內發現數隻死亡海龜遭魚類啃食後漂上岸,太不尋常,程一駿表示應是人為因素所致,推測是漁業活動誤捕海龜,海龜在誤捕過程中死亡或瀕臨死亡,而漁民船上作業繁忙,直接將誤捕的海龜丟入海中,才造就這樣的狀況。

根據海保署日前公布的《2019全年度海龜擱淺報告》,2019年共有269隻擱淺海龜通報,其中62隻、23%為活體擱淺,而這62隻活體擱淺中,有有29隻、47%為誤捕。程一駿指出,這些活體海龜誤捕的案例,大多是在定置網中被發現,因為定置網沒有加蓋,對海龜的傷害較小,誤捕的海龜甚至可以像進入自助餐廳一樣在網中吃魚,這種狀況下海龜就能比較健康,但其它的網具就難說了,以流刺網來說,誤捕海龜的死亡率大約是30%。

到底23日的這批死亡海龜是不是遭到誤捕?又或是被什麼網具誤捕?程一駿表示,由於這批死亡海龜身上已沒有網具,死因只能靠推測,若要避免未來還有類似案例發生,應加強向漁民宣導誤捕後主動通報救援,無論海龜狀況如何、就算已經死亡,只要有誤捕,就要通報,以利改善誤捕不斷發生的狀況。

程一駿呼籲加強向漁民宣導誤捕後主動通報救援,以利改善誤捕不斷發生的狀況。翻攝自海保署《2019全年度海龜擱淺報告》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