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養兔 吃草挖洞.追逐嬉戲展露天性
記者高維奇/報導
兔子是很多人喜歡飼養的寵物,是休閒農場設置「可愛動物區」不可或缺的小動物。為了觀察兔子活潑的天性,經營有機農場的徐玲玲將8隻兔子養在150坪大的果園草坪,任其吃草、挖洞、追逐嬉戲好快樂。
徐玲玲在花蓮經營「鵝媽媽有機農場」,除了鵝、雞鴨等家禽,也有飼養山羊等家畜。她說,她原本就很喜歡兔子,但總覺得養籠子裡飽食終日,卻表情呆滯,不會活潑可愛。去年女兒的朋友送來兔子,也不清楚是何品種,只知道不是傳統的紐西蘭兔。一開始也是關在籠子裡養,每天必須割草餵養,眼看農場果園沒有時間除草,靈機一動馬上到五金行買鐵絲網圍了約150坪的區域養8隻兔子。
兔子無所不吃,咸豐草、龍葵等幾乎是「見青即食」,最讓徐玲玲欣慰的是吃「牛筋草」,人工拔除很費力,卻是兔子的食物,糞便就是天然的有機肥料,符合有機農場的要求。她說,兔子繁殖很快,將來視情況加大圍籬面積。為了讓兔子夜間棲息及遮風避雨,徐玲玲用空沙拉油桶、木板打造兔窩,平常也能在果樹下躲避太陽。
看見兔子在草坪上奔跑,徐玲玲有說不出的快樂,也仔細觀察記錄兔子在野外的生活行為。她說,雖然已為牠們造好了窩,兔子們仍會挖很深的洞,可能是天性使然,或不滿意主人造的窩,這陣子的觀察充分體驗「狡兔有三窟」這句話。
除草是經營有機農場很頭痛的事,因為不能噴灑除草劑,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徐玲玲試過鵝群吃草,後因管理困難而取消,現在養兔吃草,初步觀察可行性很高。朋友參觀她的養兔方式,既可除草又可觀察兔子在野外的生活狀態,都表示要跟進。為了不讓兔群近親繁殖,已有同好要帶一隻性能良好的公兔給徐玲玲的兔群改良品種,日後生小兔子分給公兔主人幾隻。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表示,兔產業主要集中在歐洲環地中海國家,約佔全世界產量之85﹪,主要消費國家為義大利、法國,其次為英國、德國及比利時。台灣早期養兔屬於農村零星之副業飼養方式,政府雖曾補助與推廣,均無法使兔產業持續成長擴大。國內養兔產業主要分佈於雲林、嘉義、台南及屏東等縣,但由於國內消費大眾對兔肉的接受性尚無法普及,因此國內的兔肉消費量仍相當有限。
徐玲玲說,她養的兔子也不會宰殺肉用,只要是觀賞與協助除草,繁殖到一定數量時也會視情況加以節制。
免肉少人吃,養兔當寵物倒是不少。獸醫師說,近年來正確的養兔觀念已建立,專業優良的飼料、乾草不斷開發上市,使養兔子更方便輕鬆,加以兔子乖巧安靜不吵人,已成為主流寵物。不過,兔子很會生,有人養一對兔子不結紮,一年多就繁殖4、50隻,不負責任的飼主甚至棄養。獸醫師說,經多年推廣,現在絕大多數的飼主都願意為兔子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