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撼不動中國食客癖好?野味商冷凍肉品 等待禁令解除
本文授權轉載自動物友善網
記者 李娉婷/報導
過去兩週,在暫時的野生動物交易禁令下,中國警方持續地突襲全國各地的民宅、餐廳和市場,逮捕近700人,並查獲近4萬隻動物。儘管野生動物交易被認為與2019冠狀病毒病存在關聯,但中國食用野生動物和將野生動物身體部位藥用的風氣,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失,合法販售驢、狗、鹿、鱷魚和其他動物肉的商人們就告訴《路透社》(Reuters),他們計畫在市場重新開放後,儘快恢復營業。

經營一間網路野生動物商店、並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開設實體店面的龔健(Gong Jian,音譯)說:「禁令一解除我就會繼續營業。人們喜歡買野生動物,他們自己買來吃或送人,因為它搬得上檯面,可以讓你很有面子。」龔健表示,他把鱷魚和鹿肉存放在大型冰櫃裡,但因為超市不再採購鵪鶉蛋,而且蛋冷凍後不能食用,因此他必須殺死所有飼養的鵪鶉。
由於一些最早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的民眾曾接觸售有野生動物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為了阻止疫情擴散,中國政府在1月暫時關閉了所有野生動物交易市場,並警告民眾吃野生動物對公共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早前還有中國科學家懷疑(但尚未證實)穿山甲是病毒的中間宿主,而穿山甲鱗片在中醫中相當受到重視。
但這些警告,可能不足以改變深深紮根於該國文化和歷史的大眾口味和態度。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退休研究員王松(Wang Song,音譯)說:「在很多人眼中,動物是為了人類而生,而不是和人類共享地球。」
2019冠狀病毒病在中國已經造成超過2,000人死亡(截至2020年2月18日24時),這讓中國再次展開是否應將野生動物用作食品和藥品的辯論,不只國際組織,許多中國學者、環保主義者和民眾也加入呼籲,政府應永久禁止野生動物貿易,並關閉相關市場,這樣的論點尤其受到年輕人歡迎。
儘管如此,還是有少數中國人相信吃野生動物對健康有益,一位中國網友表示這樣的風險是值得的:「(因此)放棄將野生動物作為食物,就像是因為怕噎到而不吃東西一樣。」
在中國,野生動物的繁殖和交易受到政府的支持,對許多人來說是獲利來源……(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