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烙印在皮膚上 乳牛專屬身分證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大家知道乳牛其實也有身分證字號嗎?除了有些地方會採用大家熟知的耳標掛牌之外,其實還有一種方法是幫牛隻做「液態氮冷烙印」標示,不僅不會傷害到牠們,也不會有脫落的問題,同時透過乳牛的編號還可以協助酪農戶建立完整的牛籍資料,防疫人員可以更清楚識別,進行個別疾病檢診確保乳牛防疫安全。

用液態氮冷烙印幫每一隻乳牛進行編號。(編號06C103為106年烙印的新北市牛隻) 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指出,早期台灣牛隻不論是出生死亡都要向各區鄉鎮市區公所辦理牛籍登記,由於每一隻牛身上的渦漩都不一樣,當牛遺失或被盜,便可以由這些渦漩來辨識身份,但因為牛渦旋辨別耗時、且判讀不易,才會有耳標、頸牌、踝帶等辨識方式,不過這些方法容易被其它乳牛咬掉或是撞擊脫落,並不適合做為永久性的標識。

因此現在新北市動保處都是採用「液態氮冷烙印」標示,由於冷烙印並不會傷及牛隻,也不會脫落且遠距離就可看得清楚,是較為方便的方法,而烙印過程先以95%酒精溼潤冷卻牛隻體表,然後以事先浸泡於液態氮桶的銅模,置於溼潤牛隻體表黑色毛皮膚上約30秒,破壞皮膚的黑色素細胞,不會傷害到毛囊細胞,大約1到3週後烙印的地方會長出白色毛,烙印才算成功,是一種造成牛隻不適度最低又可以造成永久標識的方式

幫牛進行液態氮冷烙印。 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剛完成冷烙印的乳牛,約1至3週後會長出白色毛。 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乳牛飼養戶王承富野表示,使用冷烙印牛隻編號可建立牛隻基本檔案及系譜,保持牛隻真正的身份,避免近親配種,配合電腦建立資料檔案,例如場內乳牛平均在2至4月間進行配種,最多時待孕乳牛可達近100隻,經紀錄可推算待孕母牛群個別的預產期,就可以有充足的準備可以讓每頭待孕牛媽媽生產順利母子均安。

動保處也表示,新北市是目前有5間乳牛場,預計2月底前就會完成297隻1歲齡乳牛的編號,乳牛有了專屬的防疫編號後,等同有了屬於自己的健康紀錄,可以透過牛籍管理,落實動物用藥、疾病篩檢及傳染病防治的管理,保障牛隻健康,另外也可藉由防疫編號來加強個別泌乳量管理,方便畜牧場每天檢視乳牛健康,做好個體醫療照護,維護乳品品質,確保民眾食用安全。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