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營區 蛻變成生態特色休憩空間

記者高維奇/報導

南部地區許多舊軍事營區經規畫成為公園,採尊重原有生態並保留的規劃方式,大量植栽被保留,例如高雄的衛武營,台南繼平實營區後,位於新營的長勝營區,荒廢近20年,歷經了500多天終於完工,預計今年3月6日啟用,成為具生態特色的休憩空間。

長勝營區最具特色的綠它隧道完整保留。 高維奇/攝影

長勝營區原是陸軍通信訓練基地使用,自民國88年陸軍部隊撤出後,園區閒置荒廢,形成治安死角,民眾迫切希望市府改善;為維護區內公私有土地所有權人權益及保留營區內綠色隧道意象,地政局採公辦市地重劃開發,以利活化閒置營區,並創造多元化開放空間、休閒遊憩環境

其實未開闢之前,就有民眾前往探訪,最吸睛的「綠色隧道」,是早營區部隊防空為了遮蔽軍用卡車而栽種的兩排樹木。因荒廢多年,營區也成野鳥棲息的天堂,鳥類種類多,常見的有白鷺鷥、黑冠麻鷺及白頭翁等,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鳥類-鳳頭蒼鷹,亦常在園區出現,儼然已成為小型珍貴生態系統。

長勝營區採低衝擊低開發方式規劃,減少環境擾動,並創造公園特色。台南市政府/提供

為完整保留區內既有生態及綠色隧道,該案採低衝擊低開發方式規劃,減少環境擾動,並創造公園特色,與周邊既有環境資源串聯為生態廊道,滿足市民活動休憩需求。例如開發區內共約436棵喬木,數量最多為芒果,其次是榕樹,為開闢計畫道路,僅移植37棵喬木至區內公設用地內,採全樹冠移植工法,目前存活率100%;其餘399棵喬木均區內原位置保留,綠色隧道喬木則採100%原地保留。

台南市政府表示,為了不因為施工干擾動物棲地,在綠色隧道內植栽全數保留,讓鳥類棲息築巢;隧道內採高架步道,形成生態廊道,動物在步道下自由穿越,避免人類與動物之間互相干擾且和平共存在自然環境中,高架步道更可避免人類踩踏植栽根系,植栽更有喘息的空間,施工期間更採小型機具且分區施工,讓干擾降到最低。

長勝營區內鳥類種類多,常見的有白鷺鷥、黑冠麻鷺及白頭翁等。高維奇/攝

園內以榕樹分隔自然形成的特殊停車位,以及舊彈藥庫、崗哨等,皆已完整修繕並保留,除了讓早期在此受訓的弟兄緬懷,更形成該公園另一休憩特色。公園具有綠化空間、潔淨空氣及市民休憩功能,但多數早期興建的公園生態程度普遍不足,包括公園綠地硬鋪面過多、樹木過度修剪、土壤因踐踏過度等,造成生物難以棲息。衛武營規畫成功的案列,帶動各縣市舊營區的規畫案。

台南市政府表示,長勝營區採尊重原有生態並保留的規劃方式已榮獲「2017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公共建設類-優質獎」及台南市政府「公共工程優質獎-入圍獎項」 肯定。公園內還有以榕樹分隔自然形成的特殊停車位,以及舊彈藥庫、崗哨等,皆已完整修繕並保留,除了讓早期在此受訓的弟兄緬懷,更形成該公園另一休憩特色。

高雄市衛武營是舊營區活化成功的案例。 高維奇/攝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