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團連署籲WHO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記者 陳璽安/報導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驚動全球,全球超過兩百個動保組織近期發起聯合公開信,要求WHO(世界衛生組織)、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與UNEP(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敦促各國政府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市場,以兼顧公共健康安全以及動物福利。

全球超過兩百個動保組織發起聯合公開信,要求WHO、OIE與UNEP敦促各國政府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市場。野生動物市場示意圖,取自Pixabay

這封聯合公開信由動物保護組織生而自由基金會(Born Free Foundation)政策首長Mark Jones撰寫發起,目前在全球已有超過200個動保組織與專家加入連署,包括行動亞洲(ACTAsia)、拯救大貓(Big Cat Rescue)等國際組織,以及台灣的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等動保團體。

信中指出,雖然武漢肺炎的具體傳播途徑尚未有定論,但其來源被認為是野生動物,經由武漢的野生動物市場傳播給人類後,再從中國擴散到其它國家,造成數萬人被感人、數百人死亡;而在武漢肺炎之前,其實已爆發過與野生動物市場有關的全球性疫情,例如「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被認為是來自野生哺乳動物,「伊波拉病毒」(Ebola)被認爲源自蝙蝠並透過靈長類等其它中間宿主傳染給人類,而這些疫情首次爆發的國家中,就有這些野生動物的活體交易。

此公開信表示,野生動物交易威脅到全球人類與動物的健康,在武漢肺炎爆發後,中國政府已宣布暫時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並關閉中國的野生動物市場,且有呼聲要求這向禁令成為永久措施;公開信同時以歐盟對於禽流感病毒的防範措施為例,指出為了維護大眾健康而取締野生動物交易市場是有前例且有效的。

除了公共健康的考量,公開信也指出,野生動物交易也是降低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主因之一,而活體野生動物交易更是犧牲無數的動物福利。公開信引用「跨政府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服務科學及政策平台」(IPBES)在去(2019)年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評估報告》,指出當前的地球生態有上百萬個物種瀕臨滅絕,其中人類對動物的「直接利用」是動物滅絕的主因之一,這些「利用」包括了野外抓捕以提供餐廳、觀光場所、動物產製品等需求,以及迅速成長中的國際外來寵物市場。

基於全球人類與動物的健康風險考量、全球生物多樣性以及動物福利,此公開信要求WHO、OIE與UNEP等三大國際織,應敦促各國政府禁止野生動物、取締買賣活體野生動物市場、減少活體動物的食用與其他需求。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