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依規定掛耳標 台東沒入飼主牛隻
記者 陳宇/報導
台灣有許多鄉村農家會飼養牛隻,但若是沒有做好管理,牛發生意外時會無法找到飼主,尤其是台東縣近年來車輛撞到牛的事件頻傳,甚至還造成1名婦女死亡、多人受傷,由於警方都找不到這些牛的飼主,因此台東縣農業處將嚴格規定飼養牛隻必須佩掛耳標,沒有掛耳標的牛隻一律依《動物保護法》強制沒入。
	
根據台東縣警察局統計資料,台東地區從民國105年至今已發生多達11起撞牛車禍,導致不少民眾與牛隻受傷,甚至在去(108)年6月一名婦女晚間下班騎機車回家卻因撞牛後喪命,警方雖然已將事發附近有飼養牛的飼主移送法辦,但仍無法證明牛隻是他養的,導致家屬求償無門。
對此,台東縣農業處為了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從去年8月開始陸續辦理7牛隻掛耳標宣導會,要求養牛戶務必做好初生小牛剪耳號,沒有打耳號的牛隻耳朵必須夾上耳號,並要求各飼主務必詳實填報「飼養牛隻登記表」,落實牛隻與飼主資料登錄、建檔,同時也勸導飼主不要在鄰近公路的地方養牛,尤其要針對移動式的養牛戶嚴格查緝,不放任牛隻夜遊、逛馬路。
	
許家豪處長強調,如果飼主沒有依照規定管好牛群,將依據《動物保護法》第7條規定「飼主應防止其所飼養動物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並可依第 32 條規定,由農業處強制沒入飼主的牛隻。
台灣有許多鄉村農家會飼養牛隻,但若是沒有做好管理,隨意放牛吃草很容易會發生意外,日前台東縣一名中年女子開車行經台11線和平段120公里處時,意外撞到兩頭牛,造成小客車駕駛受困車內,經消防人員救出後送醫急救治療,而2頭牛則是當場死亡,由於牛隻並未依規定掛耳標,因此警方無從得知牛隻主人,只能加強查核附近的養牛戶。
然而肇事的2頭牛都沒有依規定在耳朵上配掛耳標,無從得知飼主是誰,因此農業處只好先派員追查事發附近是否有飼主移動牛隻,並於隔天與警方前往突擊抽檢鎮內各養牛戶,結果只查獲一名吳姓飼主所飼養的32隻牛群中有部分小牛未釘掛耳標,但飼主卻辯稱小牛剛到場才會沒有完成耳標配掛,雖然無法確定吳姓飼主是否為肇事牛隻飼主,不過農業處立即開出勸導單,要求7天之內把所有牛隻釘上耳標,否則將一律沒收到台東動物收容所。
雖然已要求飼主,但是目前中央並未明定關於牛隻圈養的規範,只能依照《動物保護法》第7條規定「飼主應防止其所飼養動物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並依第 32 條規定,只能夠沒收飼主的牛隻,並無更加嚴厲的處分,對此台東縣府已經針對畜類圈養著手訂定地方自治法,將會明訂相關罰則,力拼5月送縣議會審議通過。
農業處表示,一旦發生牛隻竄出公眾出入場所或道路,驚擾民眾造成危害他人生命安全、財物損失時,飼主是必須負起嚴重的法律責任,因此飼主應做好管理責任,未來也將不定時突襲檢查各個養牛戶,加強規範飼主,督促飼主各自管好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