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石虎路殺 苗栗道路將實施夜間降速
記者 姚崇仁/報導
苗栗縣是台灣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石虎的重要棲地,卻也是最常發生有石虎遭「路殺」的縣市,其中台13甲線造橋路段過去曾發生多起石虎命喪輪下,被列為石虎路殺熱區,因此交通部公路總局苗栗工務段打算在這裡實施夜間降速,預計自3月中起,每天晚上8點至隔天早上6點,速限調降為50公里/小時,希望藉此減少石虎發生路殺的機會。
	
公路總局第二區養工處指出,近年來國內保育意識替生,民眾對於野生動物於道路屢遭車輛撞擊死亡事件相當關注,尤其傳出石虎遭路殺的消息,更是吸引大多數民眾注意,其中苗栗縣台13甲線9K+600-11K+200路段,前(107)年發生2起石虎交通事故,去(108)年發生1起石虎母子檔的交通事故,總共造成4隻石虎死亡,讓許多民眾悲痛萬分,因此為了改善路殺的狀況,行政院邀集各部會主管機關研議並於核定「石虎保育策略(短、中、長期)彙整表」,要求各部會積極落實執行。
經過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於去(108)年8月5日及10月24日邀請保育機關與警政機關開會討論,發現若是於石虎活動的時間(晚上7點至上午6點)降低車速的話,是可以有效減緩路殺,不過考量到用路人上下班間會有所影響,以及保障用路人行車權益,因此最後決議在台13甲9公里到11公里實施夜間降速,晚間8點到隔天6點,速限從原本的60公里/小時,調降為50公里/小時。
由於這次調整夜間速限的台13甲線是聯絡苗栗縣頭份鎮、竹南鎮、造橋鄉及後龍鎮至苗栗市的南北縱貫重要省道,每天車輛繁多、交通量大,影響到許多用路人,因此自今(109)年2月15日至109年3月14日為宣導期,109年3月15日起正式實行,另外也有召開說明會,向地方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