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知識講堂 破解犬貓照護迷思
記者 陳璽安/報導
你家的毛孩用潔牙骨代替刷牙嗎?我家的貓吃無榖飼料就不會變胖嗎?為了幫助飼主獲得更專業的犬貓照護知識,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時常舉辦各種主題的知識講座,並在2019年末與美商瑪氏公司合作推出「年終party-犬貓知識接力賽」,由六位專業獸醫師擔任講師,讓飼主們對犬貓的瞭解更上一層樓。
「年終party-犬貓知識接力賽」中,獸醫內科醫學會邀請了6名各有專精領域的獸醫師分享犬貓照護知識,上午的講堂由恩亞動物醫院院長蔡依津開場,破解飼主常見的犬貓牙齒照護迷思。蔡依津表示,有些飼主認為犬貓有口臭很正常,但健康犬貓的口腔味道應該是「宜人的」,若有口臭,可能是有口腔疾病甚至是腎臟或其它疾病,若寵物口腔傳出甜味,則有可能罹患糖尿病,一定要儘快帶寵物就醫。
在講堂上,蔡依津除了教導飼主正確的犬貓口腔保健知識,也指出多個關於刷牙的迷思。蔡依津表示,門診常遇到飼主給犬貓食用潔牙骨代替刷牙,或是使用紗布刷牙或免刷牙膏,但這些方式都不能取代刷牙,唯有正確地使用牙刷替犬貓刷牙,才能確保零死角地將牙齒清潔乾淨。蔡依津也特別播放了台北市立動物園訓練大貓熊刷牙的影片,鼓勵飼主突破難關,訓練自家毛孩接受刷牙。
來地喵喵貓診所院長陳千雯也以「以貓咪飲食上常見的營養迷思」為題,詳盡地解說了貓的生理構造以及營養學。陳千雯指出,貓與人類獲取能量的方式完全不同,人類的身體可將食物中的澱粉轉化為葡萄糖來利用,但貓的身體則是透過攝取蛋白質來產生葡萄糖,此外,貓也需要透過食物中的蛋白質來建構黏膜、毛髮等身體的蛋白質,這代表貓的食物組成應以蛋白質為主,脂肪為次,碳水化合物最末,除非愛貓已經確診罹患腎臟疾病,否則就算是年老的貓,也應給予足夠的蛋白質。
雖然碳水化合物在貓咪營養需求中佔的比例極低,未哺乳的健康成貓甚至可以完全不攝取碳水化合物,但這不代表飼主必須視碳水化合物如洪水猛獸。陳千雯指出,健康的貓仍然可以有效利用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且碳水化合物中的纖維不但不會造成血糖上升,還可以增加飽足感,相較之下,高脂肪的飲食比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更容易造成肥胖問題,進而可能引發糖尿病。
而伊亞動物醫院院長吳安妮則是以「毛孩爸媽一定要知道的皮膚保養密技」為主題,詳細說明了犬貓常見的皮膚問題以及飼主居家照護知識。吳安妮指出,剪指甲、梳毛、保濕、洗澡與清潔耳朵都是飼主可做的居家照護,其特別指出,有些飼主帶犬貓求醫時會聽到「濕袗」這樣的說法,但這其實是一種廣泛、不精確的用詞,泛指發炎、發紅及搔癢等症狀,病因也很多元,需要詳細釐清再對症下藥,有些飼主聽字面上的意思,認為開除濕機有助於改善所謂的「濕疹」,卻不知犬隻皮膚的保水度差,反而可能因為過度除濕而造成反效果。
吳安妮也特別說明了食物過敏常見的處理方式,她表示,有些飼主以為長期食用的食物不會造成過敏,但反而是吃越久的飼料越有可能導致過敏,只是初期可能沒被發現,吃越久導致症狀越嚴重而已,而目前宣稱對抗過敏的飲食,包括低敏、無穀、水解蛋白處方飼料等,都難以根本解決過敏問題,就算是過敏原檢測,目前檢測的正確率也不高,現今唯一有效的只有嚴謹的食物排除試驗而已。
另外還有仁愛動物醫院院長朱建光以犬貓關節炎的治療為講題、IAABC貓行為諮詢師林子軒談論貓行為問題,以及伊亞動物醫院獸醫師楊力權解說犬貓眼睛構造與常見眼疾,一整天的講座十分精彩,聽眾反應熱烈。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翁伯源表示,獸醫內科學會將持續提供高品質的犬貓知識講堂,歡迎所有愛護動物的飼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