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山區小坪頂登山步道 有貓咪陪伴
記者 李怡萱/報導
淡水小坪頂登山步道以幽靜出名,而近幾年登山客在於淡水坪頂里的觀景台,可發現林間有許多貓咪出沒,因數量太多,有時會進入住戶家中供桌上吃貢品,甚至有些貓已不怕人,會騷擾過路登山客,居民林裕勝2月底通報新北市動保處處理,淡水動物之家使用誘捕籠進行抓紮作業,在短短的7天內就陸續抓到10隻貓,3月上旬將貓隻全部絶育及施打疫苗後原地置回,現貓隻比較溫和,有時還會陪伴登山客一起座在椅子上俯看淡水河,居民及動保處共同建人及動物和諧空間,吸引更多遊客駐足。

當地居民林裕勝先生表示,小坪頂登山步道是從北投貴子坑至淡水小坪頂,再往上走可到大屯山主峰,而在他住家前面的景觀台視野極佳,是俯看台北及跨年觀賞101煙火的絕佳地點,此處也是小坪頂登山步道的中點,雖地處偏遠,假日仍有許多登山民眾到此歇腿、喝茶,而約3年前出現3、4隻流浪貓,當時不以為意,他和遊客基於愛心常會以小魚干餵食,沒有想數量暴增,成羣一、二十隻出現常嚇壞遊客,原希望這些貓捕捉後能全部帶走收容,但經獸醫師余昌吉勸說,全部收容仍會有其他浪貓進來社區內,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不如協助絶育原放工作,讓牠們變成社區及登山步道的一個特色景觀,才同意留下這些貓咪。

統計去年至今年2月28日止,淡水動物之家已為190隻犬貓進行TNVR結育工作,包含淡水如大屯莊園、水源里南勢埔社區、淡水莊園及淡水老街,在這些區域逐步進行結育作業,從源頭解決流浪動物,並持續與愛心人士及居民合作誘捕及後續照顧餵食,以兼顧動物保護及環境衛生。

動保處表示,108年新北市持續推動TNVR結紥、乾淨餵養及認養不棄養,為毛寶貝找一個溫暖的家等各項政策及措施,為的就是要建構一個動物與人類可以和平共處生活環境,而結合民間信仰,逐步影響周遭居民及感動來訪遊客的內心,讓這些小小生命不再是人們眼中的環境負擔,是值得大家給予肯定及支持作法,期望社會上有更多愛護動物人士,可以發揮個別的正向影響力,共同實踐友善動物城市目標。
小坪頂 ,是新北市淡水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東南部,範圍大致為坪頂里不含北部及南端、八勢里最東端南部、民生里東北端。小坪頂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小坪頂庄」,隸屬於芝蘭三堡。2010年12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淡水鎮亦改制為淡水區。該庄北與三空泉庄、興福藔庄為鄰,東南與頂北投庄、嘎嘮別庄為鄰,西南邊為小八里坌庄其實,走在鄉道公路上,除了欣賞遠山近景外,路邊的野草野花也極有觀賞探索價值,紀錄的花草包含野桐、羊蹄、鼠麴草、山萵苣、禺毛茛、山芹菜、華八仙、海桐.....等,最惹人注目的是路邊的羊蹄,那翠綠的大葉子,就像園子裡的菜蔬一樣鮮嫩,其實,羊蹄是供可食用的飢荒野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