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生態保育 國有地無償供民團認養
陳璽安/報導
為了增進國有土地的自然生態保育管理效益,財政部國產署於今(2019)年起推動「國有邊際土地認養機制」,將國有非公用土地無償提供給環保團體進行保育利用,首批申請案已於本(12)月26日完成簽約,分別是高雄市野鳥學會認養嘉義布袋鹽田的國有地,以及臺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認養臺南七股鹽灘;國產署更進一步表示,已完成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的申請審議,未來也將提供國有地作為石虎觀察紀錄的保育用途。

全台國有非公用土地高達173萬筆,總面積達22萬公頃,國產署表示,這些國有土地大多位於都會邊陲地區,是許多野生動物活動的棲地,國產署雖然注意到這些土地的維護與利用攸關自然生態環境之保護,但礙於人力、經費以及專業程度,國產署僅能做到基本的土地管理,難以達到自然生態保育管理效益,因此於今(2019)年1月30日忊定「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認養促進環境保護案件處理原則」,將海岸地區、濕地、埤塘、山區等國有邊際土地,無償提供給環保團體進行保育利用,讓國有地發揮更大的生態保育效益。
國產署首批受理的2個申請案已於本(12)月26日完成簽約及簽約儀式,分別是高雄市野鳥學會申請認養嘉義布袋鹽田國有土地,面積約91公頃,以及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申請認養臺南七股鹽灘國有土地,面積約為361公頃。國產署表示,兩個申請案都經過專家學者嚴謹的審核,專家學者也對2民團提出的計畫案提出許多意見,期待2學會於認養期間能對當地鳥類生態環境保護及推廣環境教育有更進一步的成效展現。
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表示,在每年的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中,布袋鹽田濕地樣區是鳥類調查數量最大的樣區,調查到的鳥類高達3萬5千隻以上,具有國際級濕地的水準,而高雄鳥會這次與國產署簽約,是代表所有關注布袋鹽田濕地的夥伴,感謝眾人的努力促成了這場簽約合作,期待未來大家共同協力推動保育、深耕台灣。
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理事長黃旭茂則表示,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在七股進行鳥類調查已有二十多年歷史,並在當地持續推動環境教育以及生態旅遊,希望透過認養促進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不只是黑面琵鷺,也希望有更多水鳥能夠利用這塊土地。

國產署署長曾國基表示,自然保育本來就是全民的工作,而國產署是台灣最大的土地管理機關,在全球保育的共識之下,更應該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力,因此將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民間團體認養,讓民間團體能夠發揮專業能力,使環境更符合野生動物的需要,達到生態永續的目標。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國產署是林務局推動國有生態綠網的重要夥伴,協助建置國土綠帶,而這次簽約的兩個團體皆是在地深耕的保育團體,林務局將提供認養團體所需的相關協助,一起努力為台灣的生態永續努力。
除了這次簽約的2個民間團體,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也向國產署申請了苗栗縣通宵鎮國有土地的認養案。國產署指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的認養案已於近日完成審議,未來將提供作為石虎觀察、生態紀錄之保育用途。國產署同時表示,日後也將持續篩選適宜國有土地,提供相關民團評估有無認養意願,並與林務局合作推動公私協力,達成環境永續經營的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