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拍片介紹校犬 獲微電影競賽冠軍
記者 姚崇仁/報導
為了扎根愛護動物觀念,推動關懷動物生命教育,教育部除了在今(108)年祭出補助,讓更多學校願意飼養校園犬貓外,近期更是舉辦「校園關懷動物競賽」,邀請全台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拍攝動物相關微電影,以及圖文創作比賽,獎金最高2萬元,最終是由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的《狗狗的任務》,從眾多學校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為了讓更多學校響應關懷動物生命教育,今年特別委託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辦理校園關懷動物競賽活動,自8月1日起向全台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徵稿微電影或圖文創作,並以「寵愛你我牠-讓牠有個家」為主題,其中「寵愛」代表對寵物的愛,「你我牠」則代表了人與動物間的聯繫與情感,而「讓牠有個家」表示別讓動物流浪,進一步讓牠們有個溫暖的家。
而這一次的比賽一共有近百所學校的團隊參賽,其中微電影組第一名是由國立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參賽作品《狗狗的任務》獲得,全片透過學校棒球隊同學們輕鬆幽默的對話,以不同方式深入淺出介紹校園內共23隻校犬的特質,以及牠們平時各自所扮演的角色。
而在面積約33公頃的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中,從校門口就能夠看到警衛負責餵養的校犬,只要有車輛沒有停車換證就會狂吠,另外在室內的行政大樓、校長室也都可以看到由師生們負責照顧的校犬,除此之外像是學校舉重隊負責照顧性格較為兇悍的犬隻,平時鍊養在學校再由舉重隊學生負責帶出去散步,以及陪伴棒球隊一起練習的校犬「波魯」,每次只要在比賽輸掉之後都會陪在球員身邊,安撫大家的心情。


教育部也表示,由於《狗狗的任務》這部微電影可以看出學校對動物們的重視及努力,再加上故事結構、鏡頭語言及創意手法皆相當亮眼,因此獲得評審們的青睞獲得第一名。
教育部也強調,關懷動物生命教育是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且現在已將動物保護知識,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當中,因此國教署未來也將會持續運用多元化的活動及創意教學設計,協助學校落實關懷動物生命教育,鼓勵更多學校響應關懷動物生命教育。
《狗狗的任務》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