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又濕又冷 動物園啟動保暖措施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北台灣最近天氣轉冷,讓人忍不住增添衣物,而位於台北市立動物園又位於群山環繞的木柵,地形關係讓濕度居高不下,使得體感溫度更加冷冽,為了讓習慣溫暖氣候的熱帶動物過得舒適,保育員們已陸續啟動各項禦寒保暖措施,希望牠們在一波波寒流中過得平安又溫暖。

天冷的時候,小爪水獺躲在漂流木樹洞中舒服的睡覺。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熱帶雨林室內館(穿山甲館)在今(2019)年7月才剛落成啟動,裡頭的房客們大多來自熱帶地區,牠們正要在新家度過第一個冬天。仿河流生態系的水域造景是穿山甲館的熱門景點之一,這裡的魚房客大多是來自熱帶雨林水域的魚種,如果水溫偏低,魚群的活動力和食慾都會明顯下降,因此水池的加熱鍋爐在冬季期間會不斷運作,將水體維持在28度左右

天氣較冷的時候,由於水溫和氣溫相差懸殊,水域造景的水面上會飄散一片白茫茫的蒸氣,間接讓館內較為暖和,刀遊客走在穿山甲館的蜿蜒的步道上,就像走進一片朦朧的夢幻景致,別有一番風情。

穿山甲館內的水域造景,水溫得保持在攝氏28度上下。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對於陸生動物,保育員也各自為牠們安排了保暖措施,例如個頭嬌小的棉頭絹猴,牠們原分布於南美洲的哥倫比亞西北部,非常怕冷,保育員在牠們的巢箱上方裝設了特製的陶瓷燈,這是一種會產生熱能但不會發亮的加熱器,讓日行性的棉頭絹猴就算在冬夜也能保持溫暖且不受光源干擾

棉頭絹猴的鄰居是夜行性的二趾樹獺「葉黃」,由於樹獺身上覆著一層厚厚的毛髮,較能不受低溫影響,每天依然悠悠閒閒地,想睡覺的時候,就移動到某個制高點蜷縮起來大睡特睡。

二趾樹獺有厚厚的毛髮,較不受低溫影響。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穿山甲館也照養了許多鳥類,牠們比較不需要額外的保暖措施,因為鳥類們只要保持羽毛乾燥,就如同穿了一件保暖的羽絨外套。但為了讓鳥內有足夠的能量過冬,保育員還是會特別增加餵食的次數,例如栗喉蜂虎們喜歡停棲在有雨遮的高處,氣溫偏低的時候,牠們就會緊靠在一起取暖,為了避免牠們因低溫流失過多能量,保育員會從每日餵食1、2次增加到每日餵食3、4次。

至於戶外區的動物們,如水豚、大食蟻獸、蜘蛛猴、黑冠松鼠猴及小爪水獺等,牠們的室內欄舍都加裝了地熱設備,而戶外區則有各式各樣豐富化的設備,牠們會自行尋找背風處躲避寒風

冷氣團來襲時,保育員除了把所有保溫措施做足,也會適時打開戶外活動場通往室內欄舍的門,讓動物自己選擇要待在戶外溜達還是回到室內避寒,如果遊客到戶外活動場看不到動物的身影,就有可能是牠們在室內取暖消息喔!

栗喉蜂虎喜歡停棲在高處有雨遮的位置休息。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戶外區的動物會自己找尋背風處躲避寒風吹襲,圖為大食蟻獸。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