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抽檢野生動物 均未感染狂犬病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台灣時常驗出感染狂犬病鼬獾,甚至還發生過鼬獾入侵民宅周遭咬傷人的案件,對此台北市動物保護處為了避免保護民眾與毛小孩的健康安全,自去(107)年到今(108)年11月止,主動監測台北市山區野生動物是否感染狂犬病,一共篩檢65件,檢驗結果均為陰性,即便沒有疫情發生,動保處也提醒,仍然要帶毛小孩定期施打狂犬病疫苗。

北市動保處檢驗65件野生動物均未感染狂犬病。 圖為鼬獾示意圖 資料照片 動保處/提供

根據農委會防檢局公布的統計數據,自102年起,每年都至少有42起鼬獾感染狂犬病的案例,甚至在102、103年還有多達276起及147起,而且還發生過88起食肉目野生動物咬傷人的事件,因此為了避免民眾飼養的毛小孩或流浪犬接觸到感染狂犬病的野生動物而罹病,各地都會主動監測野生動物的感染情形,來掌握國內的疫情。

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台北市,自去(107)年至今(108)年11月止,主動監測任何可能感染狂犬病的野生動物,一共篩間65件,包括蝙蝠31件、果子狸16件、鼬獾15件、松鼠2件與山羌1件,結果均未檢出感染狂犬病,反觀今年國內發生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的縣市,以南投縣的25例、花蓮縣的19例為主。

雖然北部沒有狂犬病疫情發生,但在防疫工作上仍不能掉以輕心,因此台北市動保處,今年在文山、北投、南港,內湖、士林及信義區等接近山區的高風險地域,主動辦理「山區家犬貓動物狂犬病疫苗預防注射」巡迴宣導活動共30場次,完成1302隻狂犬病預防補強工作,朝狂犬病疫苗覆蓋率達70%的目標邁進。

動保處表示,為提供高風險地區的狂犬病防疫工作,明(109)年仍會持續辦理「山區家犬貓動物狂犬病疫苗預防注射」巡迴宣導活動,而且為了保護毛孩與自己的健康,民眾也務必遵守「2不1要」原則,也就是「不接觸野生動物」、「不棄養家中寵物」、「每年帶家中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才能有效防止狂犬病疫情傳播。

為了保護毛小孩與飼主自身的健康,每年都要定期施打狂犬病疫苗。 台北市動保處/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