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齒之徒!大食蟻獸吃飯靠口水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大家都知道,大食蟻獸之所以被叫做食蟻獸,就是因為牠們以螞蟻為食,但你知道嗎?大食蟻獸沒有牙齒喔!牠們會用又長又靈活的舌頭來享用蟻窩大餐,舌頭上覆蓋了黏稠的唾液,將白蟻或螞蟻納入口中。除此之外,牠們還是喜歡玩水的游泳高手呢!

大食蟻獸沒有牙齒,而是靠舌頭以及舌頭上的黏稠唾液來用餐。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去(2018)年8月,大食蟻獸「口袋莎」(Cortesa)從新加坡動物園來到台灣,成為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新成員,充滿奇特美的外觀讓牠成為動物園裡的新焦點,獨特的用餐模式與自然行為也成為遊客們駐足觀察得重點之一。

成年的大食蟻獸每天約能吃掉3萬隻螞蟻,牠們沒有牙齒,但嗅覺十分靈敏,當牠們發現蟻窩時,會把長長的鼻子伸進蟻丘,並將又長又尖的爪子當作刀叉,把蟻丘挖開來,再搭配長度超過60公分的舌頭來進食。牠們的舌頭上覆蓋了黏稠的唾液,靈活的舌頭會以每分鐘約150次的速度在蟻巢裡搜索,讓白蟻或螞蟻幾乎沒有機會逃脫。

除了螞蟻和白蟻,大食蟻獸也以小昆蟲和水果為主食,不過牠們最愛吃的還是白蟻和螞蟻,也因此營養攝取對牠們來說並不容易,為了降低能量消耗,牠們跟無尾熊很像,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加上牠們是體溫最低的哺乳類動物,體溫僅有攝氏27至33度,因此新陳代謝緩慢。

雖然大食蟻獸的行為模式是以「少動多休息」為原則,但牠們其實是游泳高手喔!以「口袋莎」來說,牠不只愛游泳,也很喜歡洗澡,夏天的傍晚都會在保育員準備的澡盆裡洗洗刷刷,保育員一度擔心牠會不會被自己長長的爪子所傷,但「口袋莎」看起來十分享受的樣子,只差沒吹口哨了!

大食蟻獸是游泳高手,也很喜歡洗澡。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為了減少耗能,大食蟻獸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食蟻獸「口袋莎」剛搬進台北市立動物園時,與水豚及蜘猴們比鄰而居,「口袋莎」與年紀較大的黑掌蜘蛛猴及棕頭蜘蛛猴共享同一區的下島與上島,雙方和平相處,「口袋莎」也有固定休息的小小天地。

不過隨著時間過去,隔壁島的水豚君太過貪吃,把自己島上的植物都吃光了,開始轉戰大食蟻獸的島;另一方面,隔壁島上的年輕棕蜘蛛猴兄弟破壞力太強,為了讓島上的植物有休養生息的機會,保育員會讓兩群蜘蛛猴互換上島,「口袋莎」的生活也熱鬧了起來,有時會看到棕蜘蛛猴兄弟騷擾大食蟻獸「口袋莎」,有時候會看到「口袋莎」驅趕侵門踏戶的水豚家族。

為了減少動物們產生衝突的機會,保育員搬了許多讓環境更豐富的素材,例如漂流木、木屑、乾草等等,布置在島上,讓動物們有更多家具,也讓空間變得較複雜,希望每種動物都能開心地生活,自在地展現自然的行為表現。民眾下次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時,也可以到熱帶雨林區看看獨特的大食蟻獸,看看牠們和鄰居有沒有擦出什麼新火花吧!

保育員努力調整環境,希望在野外原本就是共域的蜘蛛猴和大食蟻獸都能開心生活。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保育員搬了漂流木、木屑、乾草等素材布置在島上,讓動物們有更多的傢具。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