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動物園將開幕 邀小朋友做動物玩具

記者 姚崇仁/報導

自前(106)年6月起休園的新竹市立動物園,即將在下個(12)月28日重新啟用,在開幕之前新竹市府特別邀請小朋友親手製作動物玩具,實地到動物園布置動物棲地,打造馬來猴輪胎遊具,也為浣熊安置罐裝飼料遊具,不僅可讓動物行為更加豐富,也結合環境與生命教育,讓孩子們更加同理動物需求。

新竹市府邀請小朋友來為動物園的浣熊製作玩具,不僅豐富動物行為,也讓孩子們認識動物。 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立動物園表示,在動物園重新開園前夕,為了讓動物們有更好的生存環境,市府邀請大小朋友前來製作「猴小孩不無聊」及「北美浣熊動動腦」的動物專屬玩具,其中「北美浣熊動動腦」是罐狀餵食裝置,下方裝設塑膠小球,吸引浣熊觸碰與抓取,抓取過程中浣熊會拉扯罐中的麻繩來搖晃瓶身,讓罐內飼料間歇性掉出,能刺激浣熊動腦思考、主動獲得食物。而「猴小孩不無聊」用廢棄回收的輪胎製成,形狀彎曲多變,適合體型嬌小的馬來猴藏匿、玩捉迷藏,促使牠們玩耍。

新竹市立動物園主任楊家民表示,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動物每天除了睡覺,有6成以上的時間是在自然環境中覓食,但是在動物園內保育員每天都會為動物準備好食物,讓動物們吃飽喝足,但這也缺乏大量運動的機會,反而容易發胖、甚至產生來回踱步等動物的刻板行為,因此才會需要製作動物玩具,並結合食物提供方式的改變,讓動物們多動動手、動動腦才能吃到食物,有助於動物的行為更加多樣性,也能讓動物們身心更健康。

用廢棄輪胎製作馬來猴的運動設施。 新竹市政府/提供

除了製作玩具之外,動物園楊家民主任也實際帶著小朋友進入馬來猴的棲地與室內籠舍,將馬來猴輪胎遊具放入展場,隨後也進入北美浣熊的籠舍,由小朋友親手拿著罐狀餵食裝置測試功能,浣熊們也展現高度好奇心動手嘗試將裝置內的飼料搖出,藉此機會與浣熊近距離接觸,經歷了一堂難得且印象深刻的生命教育課程。

新竹都發處也表示,新竹動物園整修改建不僅是硬體上的更新,更要結合生命、環境教育,未來將持續邀請大小朋友學習服務,如動物園內設置食物森林,讓小朋友體驗種植樂趣,也更加了解適合動物食用的蔬果,希望讓環境與生命教育向下紮根,也讓動物園成為有溫度與教育意義的基地。

小朋友將輪胎球放置馬來猴室外猴島。 新竹市政府/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