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募集狗狗照片 測試狗臉辨識系統
記者 姚崇仁/報導
現在除了有「人臉辨識系統」外,未來在國內也有機會可以看到「狗臉辨識系統」!行政院農委會自去(107)年起與國內大學合作,研發出透過影像來辨識犬隻身分的人工智慧工具,雖然此項系統已有初步雛型,不過還沒實際確認可行性,因此農委會自即日起邀請100位飼主,依規定拍照、上傳狗狗相片,幫助測試辨識系統是否有效。
農委會指出,依照現行《動物保護法》第19條規定,飼主必須為所養犬隻植入晶片並且辦理寵物登記,違者可處3000元至15000元罰鍰,但根據統計,目前家犬的寵登的比例大約7成,晶片管理成效還未落實,只要原因在於有些飼主認為在狗狗身體植入晶片是侵入式作法,有造成傷害的風險,因此希望能夠開發出非侵入的犬隻個體辨識方法來執行犬籍管理,甚至是在控制流浪犬族群,也可以發揮關鍵性的影響力。
對此,農委會自去(107)年起與國內大專院校合作,運用人工智慧工具,針對狗狗的身形、長相,以及類似人類指紋的「狗鼻紋」,研發影像辨識犬隻身分識別系統,希望藉由非接觸、非侵入式的途徑,達成犬隻身分識別的效用,而目前這一項系統已完成初步設計,未來將可以利用人手一機的智慧型手機拍攝擷取犬隻個體影像特徵,就可以輕鬆辨識犬隻的身分。
不過這項狗臉辨識系統在正式上路前,必須還要先經過測試實際運用的可行性,因此農委會自即日起至12月15日在「我挺動保 來逗陣」臉書粉絲專頁上,邀請飼主參加「寵物辨識-狗狗相片素材蒐集活動」,號召100位飼主定期拍照上傳狗狗相片,以擴大測試系統實際使用在犬隻個體辨識的有效性。
參加活動的飼主,必須分為兩階段拍攝狗狗相片,第一階段包括鼻紋5張、正臉照5張、側面身形5張,而且要是可清晰顯示圖像的近距離拍攝,其中在狗狗鼻紋方面必須確實對焦,而過了一個禮拜之後再拍攝同樣三種共15張照片,一共要拍攝30張照片。
農委會也表示,如果參與活動的飼主有依規定繳交 30 張照片,將可獲得免費狂犬病疫苗施打、寵物手工零食等好禮,詳細活動內容可上農委會活動簡介頁面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