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對人血有無興趣? 專家實際做實驗

記者 姚崇仁/報導

擁有兇猛形象的鯊魚,不僅是海洋中的高級消費者,有些種類甚至是頂級掠食者,而大部分民眾對於鯊魚的印象就是相當嗜血,一聞到血腥味就會進行獵食,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Discovery《鯊魚週》節目中,專家們冒著被吞噬的危險,展開一系列危險的極端實驗,不僅在海中用人血引誘鯊魚,還模擬人類被鯊魚攻擊時的情境,希望讓民眾一探鯊魚的奧秘。

Discovery《鯊魚週》將會由專業團隊進行一系列實驗,帶大家了解鯊魚。 Discovery/提供

鯊魚專家保羅迪蓋德指出,近年來鯊魚攻擊人類的事件頻傳,造成不少民眾恐慌,但會造成意外的生發生並不能全然歸咎在鯊魚的本性,很多時候也是因為人類對鯊魚的無知所導致。為了讓大家了解鯊魚是否真的兇猛殘暴,專家團隊前往鯊魚攻擊事件頻繁、鯊魚密度最高的加勒比海,在醫療人員的監控下,保羅迪蓋冒著生命危險把自己當成誘餌,貼身打開血袋引誘鯊魚,出乎意料的是,一旁的虎鯊竟然對人血毫無興趣,顛覆了長久以來電影中鯊魚嗜人血的刻板印象

至於鯊魚會在什麼樣的情況具有攻擊性呢?專家團隊實際模擬不久前發生在夏威夷的事故,當時一名男子從槳板上跌落水中,不幸遭到一頭虎鯊咬斷腿,於是專家就親自划槳板,發現鯊魚對於水面上任何濺起的水花都會以為是受傷的動物落海,即便是在沒有划動的情況下,仍會製造出微小的水花,這時也會吸引鯊魚,因此水花就像是鯊魚的「晚餐鈴」,提醒鯊魚用餐的信號。

鯊魚專家保羅迪蓋德在加勒比海中打開血袋,並顛覆大眾對鯊魚的刻板印象。 Discovery/提供

專家親自划著槳板,實際模擬鯊魚攻擊事件的情況。 Discovery/提供

雖然水花會吸引鯊魚,不過專家也表示,其實人類變成鯊魚食物的機會很低,近幾年來受傷案例會增加,主要是因為越來越多人從事水上活動,如果要有效防範鯊魚攻擊,務必遵守不逃跑、不打水花、不用手阻擋、不觸碰鯊魚口鼻、不用閃光等5個原則,這些都是有效的防身術。

想要更加了解鯊魚的奧秘,Discovery頻道將在明(16)日起每週六晚間8點播出全新系列《鯊魚週》,不僅會深度探討鯊魚襲擊事件增加的原因,還會帶大家尋找世界上最大的大白鯊,帶大家體驗最「鯊」的節目內容!

Discovery《鯊魚週》鯊魚法則:海中危機預告片:

 

 

溫馨提醒:千萬不要任意嘗試以上鯊魚實驗。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