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砲相機拍鳥 取代獵槍打啼雞

記者高維奇/報導

環頸雉俗稱啼雞,民國60、70年間,帶著散彈槍、獵犬到台糖面積廣大的甘蔗園「打啼雞」,是當時常見的戶外休閒活動,隨著生態動保意識提高,現已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帶著望遠鏡、大砲照相機賞鳥拍鳥。

生態攝影家呂其華在沙崙農場拍到的環頸雉。圖/呂其華提供

日前臉書某攝影社團轉發「搶救沙崙環頸雉」文章表示,有鳥友聽台南市歸仁沙崙農場的農夫目睹有人放狗追擾環頸雉,再以鷹獵捕並現場拔毛等殘忍動作,導致環頸雉死亡。據說農夫上前遏止,此人大聲咆哮環頸雉非保育類,農夫無法當場拍攝蒐證。老農轉述說,已經看到此人不時出沒當地,每次走後,地上就留下一堆鳥毛。此訊息讓鳥友社團驚訝不已,透過相關社群網絡發布這則消息,並通報台南市動保處加強巡邏,希望遏阻再有類似事件發生。

大砲相機拍鳥取代過去獵槍打啼雞。高維奇/攝

除了鳥友們感到驚訝,過去持散彈槍帶著狗在台糖農場獵殺環頸雉的人士也感到不可思議。「現在還有人幹這種事?沒水準!」一名商業經營退休人士說,早年「打啼雞」是特定一群人的休閒活動,成員以射擊協會名義持有槍枝,除了到靶場訓練飛靶射擊,也常協助山區居民獵捕山豬。台南市新化區早年曾有一頭牛離家在市區狂奔,民眾報警,分局長見狀立即通告射擊協會成員開槍將牛打死。而到台糖農場打啼雞是很多射擊協會成員的休閒活動。

早年台糖公司在嘉南平原擁有許多面積廣大的農場,現在的台南科學園區早年就是甘蔗園。甘蔗生長期達一年以上,成為野鳥、昆蟲、老鼠、蛇的最佳棲身處,環頸雉也是常見的野鳥。獵人們先驅使獵犬進入甘蔗園驚擾,待環頸雉往上飛再開槍射殺,訓練有素的獵犬會將掉落園中的環頸雉咬到主人手中。

隨著製糖式微,台糖農場面積大幅減少,也影響環頸雉的生存空間,在政府與生態保育團體努力下,環頸雉被列為保育類動物,民國80年以後,在帶著槍枝與獵狗在甘蔗園打啼雞就非常少了,現在幾乎不見了,因此得知現在還有人驅鷹犬獵殺環頸雉,連過去打啼雞的人士都感到不可思議。

台南市野鳥學會在沙崙農場舉辦友善耕作活動。高維奇/攝

沙崙農場已不再種甘蔗,面積超過950公頃,除了出租給民間栽培鳳梨、西瓜等之外,自營耕區目前以種植牧草為主,吸引許多野鳥棲息,經調查,20年來累計出現120多種鳥類,也是珍稀瀕危草鴞的重要棲地。少數農民張網阻絕野鳥食用農作物,包括環頸雉、台灣夜鷹、紅鳩常誤觸網而死亡,引發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育難以兼得的話題,除市府保育單位與農民協調拆除鳥網,想出替代方案外,民間保育團體也推動友善耕作活動。

台南市野鳥學會在沙崙農場義賣友善環頸雉西瓜。高維奇/攝

台南市野鳥學會已第3年在沙崙農場舉辦定點生態解說,義賣友善環頸雉西瓜,即被鳥啄傷果皮賣相不佳的西瓜,希望瓜農不毒鳥、不用鳥網,營造友善環境,讓環頸雉在田裡下蛋、育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