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鹿享受被餵食 卻也潛藏殺機
記者高維奇/報導
日本奈良東大寺及旅遊熱門景點,除了古寺大佛外,最讓一般觀光客感興趣的,就是包含東大寺等神社古剎的奈良公園鹿群,很多人等不及導遊解說千年古蹟的緣由,就急著花兩百元日幣買梅花鹿食用的餅乾餵食。
京都、大阪、神戶簡稱「京阪神」是日本旅遊行程的基本款,也是很多人第一次到日本的首選。如果問觀光客對京阪神行程印象最深的事物是什麼,很多人會答「梅花鹿公園」,即奈良公園的俗稱。鹿生性機警膽怯,與人並不親近,奈良公園是世上罕見的人鹿共存區域,能近距離與鹿互動是難得的旅遊經驗。
很多人以為奈良公園的鹿群是園方刻意飼養以招徠遊客,其實是不折不扣的野生鹿群,與台灣很多景點的野生獼猴一樣,都因為人為餵養而與人親近。與多數日本的寺院神社一樣,東大寺也是依山建築,後面就是一大片森林。奈良鹿的歷史悠久,被稱為神的使者,自西元8世紀以來就受到神格化的愛護。一開始偶而有森林中的鹿跑到寺院,之後隨著觀光業發達,餵食成風,森林中的鹿開始往公園聚集,享受飯來張口的輕鬆日子。
包含周邊的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奈良國立博物館等,奈良公園總面積約660公頃。根據當地「奈良鹿愛護會」在2017年7月公布的統計資料,棲息在奈良公園的野生鹿約有1498頭,數量比2016年增加43頭,而在2012年時還只有約1000餘頭,鹿群增加應該與觀光客增加大量餵食有關,尤其近幾年大量中國觀光客湧入。
1957年日本政府依據文化財保護法指定奈良鹿為「天然記念物」,對奈良鹿的任何處置都得經過政府的許可。然而在人口密集車水馬龍的市區聚集,奈良公園周邊道路常有鹿突然衝出,導致車禍發生。
除此外,根據當地媒體報導,2019年3月至6月間喪命的奈良鹿,經解剖發現胃中發現大量塑膠袋和零食袋。奈良的鹿愛護會今年3月解剖一頭瘦弱的死鹿,發現胃中有3.2公斤的塑膠袋,最嚴重曾有一隻死鹿的胃部垃圾重達4.3公斤。除了鹿餅之外,奈良公園管理單位禁止遊客餵食任何食物,但部分遊客還是會用其他零食餵食鹿。而部分鹿會搶奪遊客手中可食的東西,例如裝有果皮的塑膠袋,可能連塑膠袋也吃了。
與台灣獼猴一樣,族群壯大後就開始造成農業損失,棲息範圍除了奈良公園之外,在郊外以及山區都看得到鹿的身影。根據統計,當地約有7成的農家被鹿群闖入造成大量農業損失,為遏止民怨,奈良縣於2017年7月31日展開捕獲行動,這是奈良鹿在1957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天然記念物」以來,首次進行的獵捕。不過獵捕範圍僅限定於奈良市郊外地區,在奈良公園裡並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