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禁皮草養殖 反讓中國皮草業蓬勃

本文授權轉載自動物友善網
記者 李娉婷/報導

想到皮草,你腦中會浮現什麼樣的畫面?整件毛茸茸的貂皮大衣、披肩?名流人士的奢華配件?其實,現今皮草的流行趨勢已經和大多數人的印象大不相同,價格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高昂,生活中隨處可見帶有毛飾、毛球的衣物,都極有可能是真皮草製成。

長期在中國推動零皮草的國際公益組織行動亞洲(ACTAsia),近日發布中國皮草產業報告《China’s Fur Trade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Fur Industry》,揭示了皮草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中國在世界皮草產業中,日益增長的影響。

中國皮草養殖場中的貉。   取自ACTAsia

中國市場龐大,是許多產業的全球最大消費國,在皮草產業中也不例外,現今的中國,除了是全球最大的皮草消費國外,也是最主要的生產國、加工國,撰寫該篇中國皮草產業報告的獨立學者龍緣之指出,包括丹麥、芬蘭、北美、俄羅斯等傳統皮草大國,產業規模都已經無法與中國競爭,同時,中外投資者在中國設置皮草養殖場也是越來越普遍的現象,近幾年每年都會有大量活體動物進口到中國,以進行皮草的繁育和養殖。

報告指出,根據國際皮草協會(The International Fur Federation, IFF)及歐洲皮草(Fur Europe)等產業聯盟2014年發布的數據,世界貂皮產量達到8700萬隻,其中3500萬隻來自中國,但同年中國皮革工業協會(China Leather Industry Association, CLIA)的數據卻顯示中國生產了6000萬隻貂皮,世界其他地區似乎低估了中國對產業的貢獻。

在中國的相關產業中,有60%會使用國內來源的皮草,而消費者則有80%會購買國產皮草服飾,這也讓中國成了全球最大皮草消費國。貂皮產業在這一波高峰後開始下跌,到了2016年,中國的貂皮產量已經降到了2600萬隻,而全球貂皮產量則是下降至7000-7500萬隻。

然而,這代表皮草產業過時了嗎?事實並非如此。龍緣之表示,過去水貂是最常被用作皮草的物種,因為以前比較流行使用水貂製作的「整衣式」皮草大衣,但現今的流行趨勢是將皮草做成飾品,例如帽子上的球、冬季外套的飾邊、鑰匙圈等,而這些飾品大多使用狐狸和貉毛製成,在近幾年的養殖場調查中,他們也更常看到狐狸和貉……(閱讀更多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