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瀕危海豚擱淺死亡 今年第13起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全球僅剩約1000隻的「露脊鼠海豚」,是早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然而繼今(108)年7月在小金門發現一隻擱淺死亡個體後,這個(10)月27日馬祖岸巡隊人員在北竿后沃岸際沙灘上發現一隻露脊鼠海豚的屍體,經過初步研判死因與遭到其他生物追捕有關,而這也是今年到目前為止第13起死亡露脊鼠海豚。

全球僅剩1000隻的瀕危露脊鼠海豚,日前在馬祖北竿岸際發現一隻死亡個體。 第十岸巡隊/提供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十岸巡隊指出,27日下午巡邏組人員在執行灘岸搜索與海面監控勤務時,意外在北竿島后沃村岸際的沙灘上發現1隻死亡海豚,體長約107公分、寬度約30公分,巡邏人員隨即在現場拉起封鎖線,並通報連江縣政府產發處漁牧科,經過漁牧科人員依照體型及外觀辨識,這隻海豚的品種為「露脊鼠海豚」。

岸巡隊指出,又名「江豚」的露脊鼠海豚,在全世界的數量僅剩1000隻左右,在國內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是非常少見的動物,再加上這次發現到的豚體完整,後續則是交由岸巡隊拍照存證後,配合地區交通船送返南竿至漁牧科研究留存,將會進行學術研究

至於這起江豚的死亡原因,漁牧科表示,這隻江豚可能是因為食物鏈的關係,在海中尋找食物遭其他生物追趕,為求保命先在淺灘休息進而導致擱淺,另外江豚常見的擱淺原因還有可能是牠們到近海生育下一代時,因為海漂垃圾過多造成誤食,導致生命遭受威脅。

岸巡人員在發現江豚屍體的現場拉起封鎖線。第十岸巡隊/提供

岸巡人員丈量江豚屍體,身長約107公分。第十岸巡隊/提供

由於今(108)年到目前為止所累計的36起鯨豚擱淺案件中,露脊鼠海豚已經多達13起,佔所有種類的三分之一,是最常見的擱淺鯨豚,對此海洋保育署在上週所發表的第3季擱淺報告中就有提出,未來將會統整所有江豚擱淺位置、詳細分析胃內容物、完整病理研究,並納入沿岸漁業活動調查等資訊來得知頻繁擱淺的原因。

第十岸巡隊也強調,鯨豚對於維繫海洋生態及環境調節具有重要功能,民眾於海邊從事遊憩活動時,切勿隨手亂丟垃圾,還給鯨豚一個乾淨的生存空間,另外若有民眾發現到任何保育類海洋動物,都可直接撥打海巡署「118」專線,海巡署會立刻派員前往處理,共同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