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鷹過境數量破25萬隻 創歷年新高
記者 姚崇仁/報導
每年9月是猛禽「赤腹鷹」南遷過境台灣的高峰期,其中恆春半島更是遷徙時的必經之地,對此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今(108)年9月起在社頂自然公園調查過境數量,截至10月初為止,一共記錄到超過25萬隻過境南飛的赤腹鷹,數量打破31年來的調查紀錄,讓老鷹迷們為之振奮!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台灣是許多東北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過境地,其中赤腹鷹更是過境台灣最多的猛禽,為此今年自9月起特別委託高雄醫學大學進行調查計畫,加上臺灣猛禽研究會支援調查,調查一開始因為受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第1個禮拜沒有記錄到猛禽出海,大約有5千多隻赤腹鷹在內陸等待出海南飛,到了9月11日之後天氣好轉,前1週累積的鷹群大量起飛,一共記錄到近3萬隻的赤腹鷹出海,而赤腹鷹主要過境期也正式展開,並穩定持續到9月底。
墾管處表示,猛禽調查一路進行到10月初,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過境臺灣的赤腹鷹數量高達25萬1631隻,不僅打破2004年所記錄到的22萬1625隻,也是墾管處開始調查後這31年來最多的數量,而且跟過去兩年(2017、18年)的記錄,赤腹鷹過境數量也都超過歷年的平均值,可見近年來赤腹鷹數量持續成長。

墾管處也提到,目前赤腹鷹過境的壯觀場景雖已進入尾聲,不過10月還有俗稱「國慶鳥」的灰面鵟鷹,民眾可以趁這段期間起個大早,前往社頂自然公園的凌霄亭等候,若是上午7時過後才來,可能還有自台灣中南部下來的鷹群會陸續抵達,若是錯失了早上賞鷹的機會,下午也可以到滿州鄉港口吊橋附近,有機會看見較大鷹群在港口溪出海口上方聚集,傍晚則是可以前往滿州鄉等候觀賞落鷹,同樣可以近距離看到灰面鵟鷹滿天盤旋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