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胸琉璃蟻往北蔓延 農委會祭防治手段
記者 姚崇仁/報導
最近大家有在居家或農地周遭環境發現大量螞蟻出沒嗎?這其實是一種叫做「疣胸琉璃蟻」台灣本土種螞蟻,這種螞蟻過去分布在中南部,近七、八年隨氣候暖化逐漸擴散,今(108)年9月更是首度在新竹市現蹤,由於疣胸琉璃蟻不僅出沒農園,也會成群入侵民宅、校園,甚至使用殺蟲劑也難以根絕,因此農委會與環保署昨(8)日聯手宣布啟動防治作業,將免費提供餌劑,防止琉璃蟻擴散。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指出,疣胸琉璃蟻為臺灣本土性蟻類,蟻巢屬於「多蟻后型」,主要分布在海拔500至600公尺以下山麓之竹林、雜木林、荒廢地及農園等環境當中,在台灣最早在100多年前於台東卑南發現,原本只在中南部山區零星散布,但在7、8年前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開始往北蔓延,從原本的南投、嘉義、雲林、台南開始北遷到苗栗,今年更是首度擴散到新竹市,目前已在9個縣市出現過。
黃金城表示,疣胸琉璃蟻雖然不直接危害農作物,但會取食半翅目昆蟲分泌的蜜露,常與介殼蟲或蚜蟲等農業害蟲共生,導致農業也會受到影響,水果上出現螞蟻造成農民採收時可能會遭到咬傷,採收農民困擾,包含木瓜、紅柿、香蕉、白柚、火龍果等較甜的水果,都可以看到牠們的身影。
除了出現在農地之外,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教授林宗岐也提到,當戶外疣胸琉璃蟻族群數量增高,或是外面下大雨天氣冷不利生存,牠們可能就會沿著水管、電線爬進家裡會入侵民眾的居家環境,甚至在天花板、隔間夾板、電箱等居家設施築巢,尤其鋁門窗是牠們最喜歡的住處,曾經就有中部地區的民眾一共清出10公斤的琉璃蟻,如果以1公克大約有1800隻,10公斤就等於多達1800萬隻,數量相當驚人。
由於疣胸琉璃蟻不直接傷害農作物,目前沒有針對的農藥防治,對此農委會表示,若是農導致干擾農事操作時,農民可自製液態餌劑誘殺(3%硼酸混合10-20%蔗糖水),利用螞蟻特殊取食性,讓工蟻將含毒誘餌搬回巢內,交哺餵食蟻后和其他螞蟻,透過擒賊先擒王策略,滅除巢內螞蟻。至於居家環境的防治方式,農委會建議減少可能藏匿的廢棄物,並移除竹竿、水管等其藉以攀爬侵入住家的物品,必要時則是可以使用環保署核准的環境用藥進行防治。
農委會也強調,為了積極協助民眾進行防治,農委會與環保署將要求各地方政府提報疣胸琉璃蟻危害範圍與面積,由專家協助鑑定與確認高風險區域,並將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防治措施,採購餌劑與餌站提供民眾領取使用,及舉辦環教講習或示範觀摩,指導正確防治技術,全力協助降低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