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獸醫師出外診 就靠這輛“小虎車”

記者 陳璽安/報導

您是否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裡見過一量披著橘色虎紋外觀的廂型車呢?這輛被暱稱為「小虎車」的廂型車,正是動物園裡重要的行動診所!台北市立動物園除了裝備齊全的動物醫院,還配有這輛「小虎車」,車上滿載琳瑯滿目的醫療器材,讓動物園獸醫師能夠即時「外出」看診,以守護動物園裡351種動物的健康。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小虎車」上滿載琳瑯滿目的醫療器材,讓動物園獸醫師能夠即時「外出」看診。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裡目前照養了351種2381隻動物,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醫院及醫療團隊便肩負了守護動物健康的重責大任。動物園的動物醫院共配置了一位獸醫師主任、8位獸醫師、10位助理以及1位救傷助理,除了為動物進行健康檢查,他們也參與了動物園所有與動物健康有關的事務,包括與保育員一同討論動物食譜是否合乎營養、現場勘查動物活動場的設施及欄舍設計是否合乎動物的安全等等,當然,遇到動物調皮搗蛋、打架受傷、寒流來襲打了噴嚏等問題,獸醫師們也要前往處理。

在動物園的動物醫院裡,擺放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精密設備,但大部分時候,獸醫師們都是以「外診」服務動物病患,每當獸醫師們接獲保育員的通報,就會立刻提著行動醫療包、開著行動診療所「小虎車」,到「府」幫動物看診。「小虎車」雖然不大,但載滿了各種醫療器材,當動物症狀較輕微,只需要上藥或服藥,獸醫師就能透過外診就地治療;如果動物病情較嚴重,那麼動物醫療團隊就得趕緊出動,將動物病換送到動物醫院救治,以搭配精密檢查甚至住院治療。

動物生病就醫,獸醫師正在和保育員詢問健康與精神狀況。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如果動物病情較嚴重,那麼動物醫療團隊就得趕緊出動,將動物病換送到動物醫院救治。圖為鴯鶓手術中,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所照養的動物五花八門,各有一套客製化的看診方式。動物園說明,由於每種動物的體型、習性都不一樣,因此動物醫院分別根據不同物種的需求,量身打造出適合牠們的看診方式,例如成年的馬來長吻鱷,不但體型大,個性也兇猛,具有一定危險性,因此幫牠們看診時,須動員5至6個壯漢協助保定,獸醫師才能順利幫牠抽血、打針及健康檢查。

有時動物醫院還會依動物需求客製化醫療器材,例如體型龐大的斑馬或犀牛等草食性動物,體重超過200公斤,光是量體重就是一件艱困的任務,獸醫師們絞盡腦汁,不斷改良傳統市售的磅秤,才設計出方便測量200公斤以上的磅秤,讓動物健檢及治療過程更有效率。

動物無法用言語溝通及表達,有時候,傷病動物會有較重的防衛性,對獸醫師自然不友善,也因此獸醫師需要具備高度的耐心和專業,透過觀察和檢查等程序,作出正卻的判斷,給予適當的治療,也因此,獸醫師們每天都要面臨各種不容疏忽的挑戰,幫助動物早日恢復健康。下次您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裡看到小虎車時,不妨對它們揮手致意,但也要注意不要打擾獸醫師們執行工作喔!

救傷也是獸醫師很重要的任務之一,圖為拾獲野生的白鼻心寶寶進行護理。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