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友善街貓方案 上百個里成效佳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台北市動保處自95年至今補助民間團體執行「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Taipei Cat Care Programme,簡稱TCCP),透過與各團體志工合作,針對街貓進行監控與誘捕絕育,藉此控制各行政區的街貓數量,歷年來共有超過8成的里曾經執行過TCCP,而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其中有123個里的街貓數量已大幅下降,營造人與動物和諧之友善動物環境。

台北市推動「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有8成4的里都曾執行過希望控制街貓數量。 台北市動保處/提供

針對執行多年的「台北市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TCCP),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日前在議會質詢時表示,台北市共有12個行政區、456個里,參與這項計畫的只有206個里,有半數以上的里是無人管理地區,而這些里有可能會因此淪為野貓繁衍的天堂,導致TCCP的計畫事半功倍,而且根據第一線的志工透露,現行政策只補助志工團體結紮費及結紮後的住院費,如果志工遇到貓咪生病、受傷的話就會多一筆開銷,導致志工們越做心越累。

對此,台北市動保處則表示,回顧歷年實施TCCP的區域,其實在台北市456個里當中,有高達約8成4的里(384里)是曾執行過TCCP,絕育街貓數累計已達3萬5,158隻,預計可以減少42萬1896隻幼貓出生,而其中123個里的街貓數量,已透過TCCP大幅減少,長期列為「觀察維護里」,部分里街貓數量甚至降至個位數字,且沒有再增加的趨勢,因此只有讓志工團體在當地持續進行監控管理,避免有未絕育的貓咪移入或繁衍的情形發生。

至於遇到受傷貓咪的部分,動保處強調,在進行流浪動物絕育及照護下,勢必會有面臨嚴峻考驗,因此動保處備有完善的緊急救傷機制,民眾如有發現受傷街貓或其他動物,皆可通報市民熱線1999,或將傷貓送至急難傷病動物醫院進行醫治,費用全由動保處負擔,透過良好的救傷機制,讓回置的街貓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提升。

經由志工絕育後回置的街貓,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提升。 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保處也提到,照顧街貓需要透過政府、志工以及在地居民共同參與,目前動保處每年都會定期皆辦理TCCP志工訓練課程,並加強推廣宣導如天氣過於寒冷時勿絕育街貓、傷口如何照護或救傷問題等資訊,同時也會辦理年終表揚大會獎勵志工辛勞,民眾如果有想加入志工行列,可以到動保處官網的「街貓友善照護專區查詢。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