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會自己築巢 還到樹上生蛋
記者高維奇/報導
業餘養雞者常以木箱、塑膠簍內鋪乾草充當巢穴讓母雞生蛋,同樣是禽類,母雞是否會像野鳥一樣咬野草樹枝築巢?多數人可能認為不會,根據業餘養雞者的觀察,部分母雞找到合適的下蛋點後,會以枯葉樹枝鋪墊巢穴,只是不像鳥巢那麼精緻,有的甚至會在樹上生蛋。
母雞築巢生蛋看似簡單且理所當然,其實畜產化絕大多數的母雞多數只能在格子籠裡當產蛋雞器,無法展現任何自然行為,消費者吃的雞蛋,絕大多數是格子籠飼養的母雞所生,已經很難看到母雞在窩裡生、孵蛋了,更何況是母雞自己築巢。
雞被人類馴養已有好幾千年,台灣在50、60年代鄉村農家普遍養雞,母雞在生蛋前會發出特別的叫聲,農婦就會以紙箱、木箱為巢讓母雞生蛋,母雞會在同一地點下蛋、孵蛋。因為都是人類為牠們築巢,多數人沒有看到母雞自己築巢,也不認為牠們會築巢,因為長期依賴人類,可能築巢的本能退化了。
在台南市東山區業餘養雞的袁萬七說,他雖然採露天放養方式,還是會為母雞築巢,有的母雞會自行找隱密的地點下蛋,通常會在地面上清出一小片凹陷,再以少許的乾樹葉、樹枝鋪墊其中,看起來很簡陋,可見雞還保有築巢的本能。
袁萬七說,雞喜歡在高處歇息,露天飼養的雞夜間常會飛到樹上睡覺,他曾在樹幹平凹處發現雞蛋,原來雞也會樹上築巢。不可思議的是,該棵樹幹上剛好掛有一張破舊的網,如果樹上的雞蛋太多就會滾落,就剛好落在網子裡,不知是恰巧還是母雞有意為之。
農業時代養雞時,大都採放養方式,雞群四處跑,主人知道發現某隻母雞在生蛋,卻不知他在哪裡築巢,直到有一天母雞帶一群小雞出現。由於將雞蛋留在巢穴中常會遭老鼠、蛇類吃掉,主人會想方設法找到母雞生蛋的巢穴,每天撿拾所生的蛋,窩中只留一粒,讓母雞不會起疑心而離巢,直到要孵蛋時才將全部的蛋置人巢中。
與多數野鳥比較,母雞築巢比較能隨遇而安,不會選擇特定的地點與建材,有的甚至就在喧嚷的地點下蛋。住台南市新化區的業餘養雞者蔡登雲,母雞常溜出雞舍跑到外面的樹下草叢生蛋,人員靠近也不會驚惶逃,來訪的友人常可以在樹下看見正在生蛋的母雞。
專業養雞場為求效率與利潤,以格子籠飼養蛋雞,在倡導動物福利團體的宣導下,有極少數養禽場禽舍內放置產蛋箱、棲架,提供母雞築巢產蛋,並可在高處停歇息,但畢竟屬於少數,難以像業餘養雞者,還能觀察母雞築巢的本能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