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成立偵搜犬隊 培育護國神犬
記者 姚崇仁/報導
由於狗狗鼻子的嗅覺是人類的好幾倍,常會看到狗狗在邊境執行檢疫、緝毒的工作,因此有著「護國神犬」的稱號,而為了提升港口的防疫作為,海巡署16日在北部分署竹圍營區成立「海巡偵搜犬區隊」並舉行揭牌儀式,透過專業的訓練,培育具備「緝毒」、「偵爆」及「檢疫」能力的新一代海巡偵搜犬,預計明(109)年就會在港口值勤,守護台灣邊境安全。。
海巡署署長陳國恩表示,海巡署早在民國89年,就從已經裁撤的國防部軍犬育訓中心收編200多隻軍犬,協助岸際巡邏任務,然而隨著歲月流逝,且沒有致力於補充新血的情況下,在最後一位夥伴「愛刊」104年離世後,海巡軍犬隊正式走入歷史,不過海巡署有鑑於現在非洲豬瘟疫情擴散、各類新興毒品日益嚴重、犯罪手法日新月異,所以決定成立「海巡偵搜犬區隊」,期待藉著狗狗們靈敏嗅覺等特性,來輔助各項執法工作,全面打擊不法。
16日正式揭牌成立的「海巡偵搜犬區隊」目前在海巡署北部分署竹圍營區內,隊內目前共有15組領犬員與海巡偵搜犬,品種包括拉不拉多、德國狼犬、比利時狼犬及史賓格等,年齡介於1~4歲,分別由民間募集、新北市警局警犬隊及苗栗訓犬學校贈與,未來將會透過專業師資進行為期4個月的「農畜產品」、「毒品」及「爆裂物」等訓練,並讓狗狗從早到晚與領犬員培養默契,預計在明年正式服勤。
陳國恩也強調,面對鄰近亞洲國家防堵非洲豬瘟都宣告淪陷,行政院決定明(109)年起基隆港、高雄港等國際重要商港的人身、行李檢查都歸海巡署管理,海巡署借助偵蒐犬的力量,因為偵搜犬的嗅覺是人類的十萬倍至一百萬倍,透過科技輔助,還能分辨逾三千種味道,希望透過狗狗的靈敏嗅覺,讓防疫做到滴水不漏,若試辦成功的話未來還會持續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