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中秋不暴食 營養師.保育員來把關
記者 陳璽安/報導
每逢特殊節慶,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員就會為動物們準備應景的食材,讓動物們嘗嘗鮮,也能增加食材或是動物行為的豐富化,例如保育員會準備特製月餅給大貓熊家族,或是準備新鮮水果給靈長類的動物們享用,但是食用太多過甜的水果也是會對動物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因此,動物園的保育員與營養師便肩負著為動物的「食安」把關的責任,用心守護動物們的健康。

台灣作為「水果王國」,在地生產的水果總是又甜又大顆,不僅人類喜歡,動物們也吃得愛不釋手,動物園內也有許多動物是以蔬菜水果為主食,但為了牠們的健康,園方並不會讓牠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相較於動物能在野外取得的水果,市場販賣的水果的糖份含量高,纖維含量低,動物若過量食用,容易有肥胖、糖尿病或牙齒口腔疾病等問題,尤其是狐猴等部分小型靈長類或是大犀鳥,牠們是「血鐵沉著症」的敏感物種,不適合攝取過多維生素C或是鐵質含量高的食物,否則嚴重可能導致死亡。
為了讓動物們營養均衡並養成不偏食的好習慣,動物園所照養的動物們,都由保育員與營養師攜手規劃菜單,確保動物們都能吃得健康又安心。保育員與營養師還會適時調整食譜,調整含糖量高水果的食用份量,並以葉菜類或新鮮植栽代替,避免動物們因食用太多水果而導致健康問題。


但動物們都跟小朋友一樣,比起蔬菜,更喜歡吃香甜的水果,因此經常發現水果被吃個精光、只剩下葉菜類的情況,而在大群體生活的動物中,這種狀況更是明顯,好吃的水果會被強勢的個體講一掃而空,讓弱勢的個體「撿菜尾」。面對這種狀況,保育員在照養獼猴等位階明顯的群居動物時,便會以手餵的方式分配食物,避免強勢個體吃太多水果而過胖,也避免弱勢個體營養不良。
保育員與營養師用心良苦,就是希望動物們都能平安又健康地成長,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提醒民眾,所有動物都有量身設計的中秋大餐,請民眾不要帶柚子或其它食物來動物園餵食動物;而在中秋節當天上午 11點,大貓熊館的保育員將為大貓熊家族準備應景的月餅,歡迎民眾到動物園拜訪「團團」、「圓圓」與「圓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