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海鸚鵡寶寶誕生 模範雙親輪流照顧
記者 姚崇仁/報導
來自北極的鳳頭海鸚鵡,由於在動畫電影《快樂腳2》擔任重要角色,令許多人想要一窺牠們的真實樣貌,而國內復育鳳頭海鸚鵡有成的屏東海生館,今(108)年再度順利誕生4隻小寶寶,目前全身烏黑的海鸚鵡寶寶在洞穴中由海鸚鵡爸媽細心呵護著,預計2至3個月後就能跟著爸媽一起在水中悠游。
屏東海生館指出,鳳頭海鸚鵡是分布在北太平洋的海鳥,雖然名為鸚鵡但跟我們常見的鸚鵡截然不同,由於同樣為黑白配色常會被誤認為企鵝,但海鸚鵡與企鵝最大的不同在於,海鸚鵡會飛翔,另外牠們與企鵝一樣是天生的潛水好手,潛水時間最長可達1分鐘,最深可潛到海面下五公尺抓魚,且一口可咬數十條魚。
而每年4到6月是海鸚鵡繁殖季,這個時候海鸚鵡身上的毛色會變得比較鮮豔,嘴喙大而華麗,搭配臉部特別配色,模樣十分可愛,因此牠也有「海鳥中的小丑」之稱,也常被稱作「花魁鳥」。由於海鸚鵡一生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海上,只有繁殖季期間,牠們才會飛到小島或沿海峭壁上築巢繁殖,因此海生館的海鸚鵡區,也模擬自然環境於山壁上製作洞穴,讓海鸚鵡能順利在此產卵育雛,近館內更是有4對海鸚鵡夫婦順利產下小寶寶,幫海生館增添不少喜氣。
而在飼育員眼中,海鸚鵡是十分浪漫專情的動物,雄鳥求偶時會呈現巨大鳥喙搭配亮麗羽毛,彷彿穿上黑西裝般的紳士般,透過仰頭高聲及拍打雙翅來求偶示愛,等到得到伴侶之後,就會和另一半共度一生,每到繁殖季期間會返回原洞穴相聚,見面時會用鳥喙相互撞擊表達問候,可以說是令人稱羨的「海中鴛鴦」。
除了是專情的動物外,海鸚鵡更是海洋生物中的「模範雙親」,如果成功繁殖下一代,夫妻倆就會分工合作孵蛋,其中一方在孵蛋同時,另一方則會在洞口負責守衛,經過大約6到8週的孵育過程,剛孵化的海鸚鵡寶寶全身烏黑,會先待在洞穴由爸媽們細心呵護,等到寶寶們羽翼漸漸長出後,便會自己開始練習下水游泳,大月2到3個月過後,就可以跟著成鳥一起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