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主題展 將動物比喻為鄰居
記者 姚崇仁/報導
當動物變成我們生活周遭的鄰居時會發生什麼事?桃園市文化局藝文設施管理中心以動保議題為主軸舉辦「Hey!我的超能鄰居」動保主題展,自8月10日至10月20日於桃園A8藝文中心展出,展覽邀請到12位來自臺灣、香港、義大利等地的藝術家們,各自以擅長的創作方式,帶領大家以不同的視角來重新看待人與動物鄰居間的關係,並認識同伴動物、展演動物所面臨的困境。
「Hey!我的超能鄰居」策展人吳宗蓉表示,雖然自己對動保領域一竅不通,但是家中飼養了2隻貓咪,每天跟牠們生活在一起,牠們就像是我的鄰居,但是我們可能對於動物的習型不太了解,因此展覽才會將動物比喻為隔壁鄰居,而每一戶動物都有牠們不同的生活方式、特長與習性,卻也擁有和人類相同的居住、生存及自由權利。
展覽主要分為3大展區,一開始是動物插畫家「紐約狗狗」的作品,將各種動物作為畫作主角,並採用擬人的方式,以詼諧風趣的口吻介紹動物們的習性,像是貓咪跟人類上班族一樣工作壓力大時,不會像人類一樣會想去按摩放鬆,而是窩在紙箱內就能夠放送,另外像是行動緩慢的樹懶化身成上班族時,不論多早出門都無法準時上班打卡,「紐約狗狗」就是利用幽默的筆觸讓人在會心一笑時也能認識動物。
此外,第二展區則是與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合作,透過攝影作品來讓大家了解同伴動物以及展演動物所面臨到的困境,像是不當飼養的問題嚴重,不當的關籠鍊繩子、餵食廚餘、沒有乾淨飲水,這些都是常見的飼主不當飼養犬隻的案例,另外展演動物的照片則是希望提醒大眾慎選休閒娛樂的去處,拒絕利用動物展演謀利的場所。
第三展區則是徵集了5則關於流浪動物與新家人相遇而改變了彼此生命的故事,其中米克斯「五一」兩年前倒在路邊,經緊急搶救後下半身仍癱瘓,出院後遇到了主人Jesse,不僅幫牠訂製輪椅,還陪著「五一」撐過了疼痛的醫療與復健,也學會用輪椅外出活動,後來Jesse透過國外協會找到住在加拿大的夫妻願意認養五一,於是牠和輪椅一起飛到加拿大,不僅與新家人幸福地生活著,也成為一隻治療犬,協助關懷同樣坐輪椅的小朋友。


除了各種了解動物的展覽外,展覽期間主辦單位還舉辦多場有趣的假日推廣活動,包括8月24日由攝影創作者沈怡帆分享他拍攝流浪動物的經驗與小故事,同時傳授民眾進行拍攝動物的基礎觀念與小技巧,9月7日則是邀請插畫家「貓魚」與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秘書長萬宸禎,以對談的方式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友善動物」,並帶領大家觀察不同動物的外貌特色、製作屬於自己的動物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