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夫妻魚保育成果 七夕鱟保育日登場
記者 姚崇仁/報導
「鱟」(ㄏㄡˋ) 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已經生存在地球上超過4億年,甚至比恐龍還要古老,因此被譽為「活化石」。鱟也因為時常成雙成對的出現,同時有著「夫妻魚」的美名,對此國內有著鱟適合棲息環境的嘉義縣,8月3日在布袋新岑國小舉辦「七夕鱟保育日暨嘉義海洋環境活動」,不僅邀大家一同見證鱟保育的成果,也可以在夫妻魚的陪同下,共度一個不一樣的情人佳節。
活化石「鱟」過去常見於台灣西部沿海沙地,由於早期漁民抓到「鱟」總是都一對出現、形影不離,因此有著「夫妻魚」的美稱,只不過鱟的藍色血液,被發現可以製成醫療用檢驗試劑,來保障人類健康,是珍貴的現代醫學資源,因而產生人為濫捕的現象,再加上棲地破壞,導致鱟的族群不斷減少,現在國內除了金門以外,幾乎很少可以看到野生鱟的身影。
對此,為了在台灣本島復育鱟,嘉義縣政府自101年起就決定在布袋鎮鹽田濕地進行鱟的復育,並在新岑國小內建構「小鱟育成及成鱟飼育場」,今(108)年也持續規劃進行稚鱟族群調查、棲地測量及樣本採集等相關工作,藉由調查分析及棲地比較,尋找出稚鱟潛在復育野外放流的合適地點,至今已成功復育野放450隻鱟,比起去(107)年增加了40隻。
除了積極復育珍貴的活化石之外,嘉義縣政府也藉由鱟的別稱「夫妻魚」,將每年的七夕情人節選定為「鱟保育日」,並在七夕情人節前夕於新岑國小舉辦「七夕鱟保育日暨嘉義海洋環境活動」,活動包含鱟生態養殖介紹、各項保育闖關遊戲,結合海洋環境議題,希望能引起民眾對海洋環境問題及海洋生物的重視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