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民眾抓綠鬣蜥 老鷹紅豆當獎勵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入侵台灣的強勢外來種綠鬣蜥,因為繁衍速度快,再加上缺乏天敵,許多縣市都想出各種方法進行移除,其中屏東縣政府則是首創「抓蜥換豆」行動,民眾只要在7月1日至12月20日止,捕捉到吻肛長20公分以上的綠鬣蜥,就可兌換一盒友善生態的「老鷹紅豆」禮盒。
屏東縣農業處指出,綠鬣蜥(Iguana iguana)又名美洲鬣蜥,原本是居住在中南美洲,但是台灣有業者引入作為寵物飼養,後來因為成長後體型過於龐大,屢屢遭棄養,而繁殖力強又缺乏天敵的綠鬣蜥後來越生越多,導致現在全台許多縣市都傳出綠鬣蜥入侵的災情。
農業處表示,綠鬣蜥主要攝食植物的嫩芽、嫩葉及小昆蟲等,雖然不具攻擊性,也不會主動攻擊人,但是綠鬣蜥成蜥的體長可達1.5m 以上,體型碩大容易造成民眾恐慌,過去就曾發生民眾誤以為看到「怪獸」,實際上是綠鬣蜥的事件。除了外觀比較不討喜外,綠鬣蜥還會大量攝食葉菜類農作物或園藝植物葉子造成農作物經濟損失,而且高密度的野化族群會在水道或溝渠兩岸挖洞產卵或挖掘洞穴渡過低溫季節,容易造成引水或排水硬體設施的結構損壞及堤岸侵蝕,危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因此,屏東縣農業處為了防止綠鬣蜥族群繼續擴散,首創以受綠鬣蜥危害的農作物「老鷹紅豆」作為移除獎勵,鼓勵民眾踴躍捕捉,只要在7月1日起至12月20日期間內,捕捉到的話就可以到縣府消防局屏東分隊及潮州分隊兌換一盒「老鷹紅豆」禮盒。
農業處處長黃國榮表示,近幾年縣府都有委託野鳥協會協助捕捉綠鬣蜥,但是綠鬣蜥繁殖力實在太強,單靠委託單位和縣府的人力是不夠的,所以才發起全民運動,請民眾一起來捕捉綠鬣蜥,減少農損及維護本土生態環境。
至於為什麼不用獎金來做為獎勵,黃國榮也表示,這麼做是為了避免民眾私自繁殖綠鬣蜥來領獎金,而且還有規定捕捉到的綠鬣蜥必須要吻肛長20公分以上的成蜥才能換1盒紅豆。
黃國榮也提醒,綠鬣蜥在屏東縣的主要分佈區域,包括屏東市、萬丹鄉、竹田鄉、麟洛鄉、潮州鎮和九如鄉等地區,常會在水溝及土堤挖洞築巢,民眾可以多加留意,另外綠鬣蜥主要的攻擊方式是利用尾巴掃動,民眾在捕捉時留意尾部即可,不必擔心會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