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活字典」朱增宏 心懷動物社會

記者  邱子喬/報導、攝影

外型可愛的米格魯個性溫順,是台灣廣受歡迎的狗種之一,當牠們在機場以緝毒犬的身分執行任務時,總是引起注目,但人們常忽略,牠們也是實驗室裡的受難者,生命所承受的重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關注實驗動物遭遇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卻沒有遺忘牠們。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EAST, Environment & Animal Society of Taiwan),從英文名稱清楚顯示,是以推動「人與動物、環境和諧互動」為宗旨,關懷對象不局限於貓狗寵物,而是把環境裡所有動物的福利與權益都納入關切範圍。

2014年年初,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召開記者會,揭露了8隻米格魯在實驗室中不見天日長達八年生活的真相,研究會除了要求主管機關農委會和衛福部,應更重視實驗機構的查核和實驗動物的福利,另一重要目的是幫8隻米格魯尋求能夠安養的家庭。春節前後,研究會網站公布了牠們入住新家的喜訊。

國內外相關法令和數據  記得熟透

米格魯實驗犬事件只是案例之一,研究會致力改善的動物福利議題多不勝數,而幕後推手是研究會的創辦者、現任執行長朱增宏。自1999年創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開始,從動物收容所之改善、人道屠宰、動物園動物管理,到反對皮草、神豬競賽等各項議題,都可見到朱增宏義正辭嚴的發言,而他對國內外相關法令和數據的朗朗上口,更讓他成為媒體的寵兒,有「動保活字典」之譽。

對於動物實驗,朱增宏表示尊重現實需求的必要之惡,但反對不必要的動物實驗,強調動物實驗計畫應由中央建立審查制度,通過審查核准後才可以進行,目的在事先確認實驗執行的必要性,避免動物受不必要的苦難。他一再強調動物實驗應遵循3R原則,力求做到替代、減量和精巧,但台灣的動物實驗一直未能落實,目前只有實驗機構的內部形式審查,而全國213家的實驗機構只有不到半數配有專業獸醫師為動物健康狀況把關。

每年百萬隻實驗動物  是必要的嗎?

朱增宏指出,動物實驗可能造成動物疼痛、緊迫、痛苦,並可能導致罹患疾病或是器官摘除等無法復原的傷害,動物即使能在歷經一連串的實驗後存活,多半也落得安樂死或送至收容所的結局,鮮少有機會獲得後續的照顧。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用於實驗的動物從2002年至今總計約達1,000多萬隻,數量龐大,也顯示研究機構為產生論文或是消耗預算,經常從事不必要或重複的研究計劃,導致許多實驗動物因此無辜犧牲。

整體而言,台灣仍然缺乏動物福利的意識,談到先進的動物福利觀念,朱增宏以英國做為範例,最初產生的動物保護觀念是以認知上懂得不虐待動物,當虐待動物的事件出現才予以處理,而後觀念進步為動物福利,不僅不虐待動物,更懂得從動物的角度去維護牠們的生活品質,使動物身心都受到保障。

 動物園裡 負面生命教育

反觀台灣,孩子的生命教育、認識動物或許是從動物園起步,週末假日家長帶著孩子到動物園,玩樂之餘也藉機教育孩子了解動物的長相與習性;然而動物園實際上是一個對待動物不平等的地方,不同種類的動物透過宣傳報導個別炒熱,過去的無尾熊、企鵝到現在熱門的貓熊都是例子,園內動物分配到的資源與照顧落差極大,而每年動物園裡動物幼兒的死亡率更高達60%,令朱增宏不禁感慨:全台動物園一年總計有800萬人次入園,但民眾與孩子在動物園裡學到的生命態度是什麼?

長期推動動物福利,讓朱增宏成為進入總統府和馬總統會面的動保團體代表之一,他也當面向馬總統建議在農業部下設「動物保護局」,以增加投入動物保護的人力與資源,並有利於提升實驗動物及經濟動物的福利。他表示,友善對待動物並不只是飼主的責任,與動物共同生活的我們都有責任,他也呼籲教育部應該將動物福利教育納入現行的環境與生命教育課程,不要只關注人際間霸凌議題,而應讓孩童從小就學習跨物種的生命尊重,落實文明國家對於下一代生命教育的重要實踐。

不可諱言,台灣的動保觀念已日漸提升,大大小小的社會團體與民眾開始關心流浪動物,願為牠們盡一份心力,但仍然有許多動物福利的幽暗角落,是一般民眾觀照不到的,實驗動物與經濟動物就是代表,遠不及流浪動物受到重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卻把這些問題一一翻上檯面,從同伴動物、野生動物、實驗動物到海洋保育,以及其他社會環境議題,完整的資料配上詳實的數據,提供政府有關單位及社會大眾參考。

有興趣的民眾不妨上網查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