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季到來 用3不1要守護蝙蝠吧!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又到了蝙蝠的繁殖季,新北市動保處表示,已陸續收到各地的蝙蝠繁殖通報,五股德音國小已有「東亞家蝠」的幼蝠出現,金山區的遠足農場也來了超過300隻「台灣葉鼻蝠」,且已開始哺育幼蝠,而瑞芳蝙蝠洞也棲息了越來越多「東亞摺翅蝠」,傍晚已可以看到「群蝠出洞」的壯觀景象。新北市動保處呼籲民眾遵守「不碰觸」、「不飼養」、「不撿拾」野外蝙蝠等三原則,一起守護蝙蝠生態。
新北市自然生態豐富,轄區內蝙蝠種類和數量非常多,除了一般市區能看到的東亞家蝠,位於金山區的遠足農場有台灣葉鼻蝠,瑞芳蝙蝠洞則是以東亞摺翅蝠名聞遐邇。
「葉鼻蝠」是台灣特有種蝙蝠,因為鼻部外觀像葉子而得名,身長約10公分,展翅長達60至70公分,是台灣最大型食蟲蝠類。每年清明過後,金山遠足農場都會有大批台灣葉鼻蝠入住,牠們從台灣中南部遠道而來,會在北部繁殖、育幼,秋末再遷移至他處渡冬。新北市動保處表示,今(2019)年遠足農場約來了300多隻台灣葉鼻蝠,已經開始哺育幼蝠了,而眾蝠棲息的畫面也成為遠足農場的特殊生態現象。
「東亞摺翅蝠」則是典型棲於岩洞或隧道的蝙蝠,牠們一樣有遷移渡冬的習性,每年4月,數十萬隻東亞摺翅蝠入住位於新北瑞芳的蝙蝠洞,6月、7月間幼蝠誕生,9月以後母蝠便會帶著幼蝠飛離,遷至台灣中南部過冬。新北市動保處表示,雖然目前瑞芳蝙蝠洞的蝙蝠數量尚未達高峰,但到了傍晚,已能見到群幅出洞的狀觀現象,每年這段期間,常發生蝙蝠被行車氣旋捲落地面而遭輾斃或撞傷的情形,因此今(2019)年交通部公路總局在蝙蝠洞旁海濱隧道前路段實施時段降速,以減低蝙蝠遭到路殺的情形。
蝙蝠多以小型昆蟲為食,對各類害蟲的數量控制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雖然新北市在2018年曾出現蝙蝠帶有新型麗沙病毒的案例,但只要民眾遵守「3不1要」,「不碰觸」、「不飼養」、「不撿拾」蝙蝠,以及「要每年帶家中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就不用太過擔心麗沙病毒的問題。新北市動保處也提醒民眾,若要欣賞蝙蝠,一定要記得不用閃光燈拍照,也不要進入棲所騷擾或用手碰觸蝙蝠,請大家一起尊重、愛護這些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