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鳥類撐保護傘 台南鳥會倡友善農作
日期:2019-06-19
本文授權轉載自動物友善網
記者 吳昱賢/報導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飲食,有許多人開始選擇「有機」食材,希望能吃得更健康,但你知道除了有機外,還有一種「友善農作」嗎?這兩種選擇都能讓人在吃的健康的同時,也幫助動物們免於遭到毒害。台灣的台南鳥會為了保護鳥類,就積極地與各方合作提倡友善農作,為鳥類撐開一張保護傘!

「有機」與「友善農作」有什麼差別呢?其實兩者很相似,都必須考慮水土保持、維持生物多樣性,更要能資源永續利用,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肥或農藥,但「有機」農產品必須經過第三方驗證,才能獲得有機驗證標章,友善環境耕作則沒有強制一定需要標章,但仍有部分私人機構有相關認證,像是台南官田就獲得「綠農」友善環境耕作標章。
2015年台南鳥會與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友善大地社會企業合作,共同輔導農民採用「友善農作」。台南市官田地區以菱角聞名,農民往往會在收成後種植水稻,許多農民過往會在稻穀中直接摻入農藥,讓水雉、彩鷸等水鳥被毒死。經過各方團體的努力,目前官田農會已經有一系列的「友善農作」產品,包括菱角茶包、菱鄉米等,不僅全都不用藥、更保護了在地的水鳥,現在官田能看到7、8種的水鳥在野外……(閱讀更多)
所屬專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