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首入WHO 保育組織憂動物入藥
本文授權轉載自動物友善網
記者 李娉婷/報導
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20日到28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在25日的審議中通過了最新版的「全球醫學綱要」(ICD,又稱國際疾病分類),首次將傳統醫學(中醫)納入其中。這對於中醫倡導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卻令保育組織感到擔心,因為此舉將可能使野生動物被獵捕的狀況更加嚴峻,保育組織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認可中醫的同時,也應該要譴責野生動物入藥的作法!

近年來,中醫學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迅速擴展,但使用動物產品治療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而新納入ICD的中醫相關訊息,則是會闡述中醫的分類體系,包括400項與中醫有關的診斷,並於2022年在WHO成員國實施。由於ICD在全球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將中醫納入其中進行統計,雖然不等於WHO贊同中醫的科學有效性,但此舉仍被認為將大幅提升中醫地位,令保育者感到憂心忡忡,因為同時也可能會推動人們對野生動物身體部位的需求。
「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球公共衛生組織,WHO應該充分意識到人類健康高度依賴於野生動物種群的活力,以及其支持的生態系統」全球大型貓科動物保育團體Panthera執行長勞內(Fred Launay)在一份聲明中指出,譴責利用野生動物的中藥是一種常識,是人類和野生動物都能安康的雙贏措施。
Panthera、環境調查局(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 EIA)和野生動物保護信託(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 WCT)等組織承認中醫在人類健康和文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許多中醫機構也將野生動物身體部位從藥典中移除,但如果該行業的發展沒有來自全球公共衛生當局和國家更明確、支持性的中醫實踐指引,將可能被當作默許動物入藥……(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