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傷公羊住進母羊宿舍 意外傳出喜訊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有隻健康的北非髯羊寶寶出生了!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去(2018)年非洲動物區,有隻公羊意外受傷,為了避免受傷個體遭到其餘公羊的霸凌,園方特別安排牠住進「母羊宿舍」養傷,沒想到在養傷期間,這隻公北非髯羊意外享盡齊人之福,母羊宿舍在今(2019)年5月初傳出喜訊,添了一個新成員。

北非髯羊(Ammotragus Lervia)又名大角羊、巴巴里羊,分布於摩洛哥、撒哈拉西部到蘇丹、埃及等地,棲息環境是貧脊的岩石與沙漠地區,牠們的腳蹄部構造特殊,非常擅於在陡坡行動,飛簷走壁對牠們而言並非難事,不過,俗語說「馬有失蹄」,就算是成年的北非髯羊也難免會有大意失足的時候。去(2018)年10月的雨量充沛,連日降雨使得北非髯羊的活動場較為濕滑,一隻雄性北非髯羊從仿岩跳到平地時,竟不小心打滑,導致左後肢關節脫位。
經過獸醫師治療,這隻受傷的雄性北非髯羊除了搭配投藥治療,還需要數個月的靜養。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公羊群內的個體常會為了區分位階或搶交配權而打鬥,2隻北非髯羊會先低頭發出戰帖,等對手準備好才開戰,接著就用角互撞,直到弱勢一方認輸避開,戰爭才停止。為了避免受傷的公羊受到二次傷害,保育員安排受傷公羊到和諧相處的「母羊宿舍」裡靜養,等牠受傷部位痊癒後,再回歸公羊群裡生活,沒想到,就在受傷公羊快要痊癒的時候,剛好碰上了母羊的發情期!

這隻公羊因禍得福,也把握機會繁衍後代,和母羊一起完成終身大事,就在本(5)月8日下午,非洲動物區傳出好消息,一隻健康的北非髯羊寶寶出生了!在媽媽的引導與協助之下,寶寶很快就學會站立,緊跟著媽媽,到處認識環境,媽媽偶爾會帶著寶寶到戶外活動場的仿岩高處休息,剛出生的北非髯羊寶寶也立刻展現飛簷走壁的能力,有時媽媽帶寶寶到地面進食,親子互動的難得畫面總能吸引不少民眾的目光。
現在北非髯羊寶寶已經會獨自探索生活環境、自在地活動了!台北市立動物園特別指出,野外的北非髯羊族群,因不當的開發、獵捕及乾旱造成食物短缺等種種因素,面臨生存壓力,若我們能珍惜並適當利用自然環境,不僅能讓世界上的動植物受益,亦能與萬物和平共存!若民眾有空前往台北市立動物園,不妨前往非洲動物區看看北非髯羊們,一起認識這些攀岩好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