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誤闖市區亂竄 動保所出動捕捉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台灣有豐富的自然環境,因此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而民眾即便在都市遇到也要遵守不接觸、不騷擾、不餵食。日前有一隻脫離群體的台灣獼猴現身基隆市區,不停在街道上亂竄,對此基隆動保所和新北市流浪貓狗再生保護協會志工一同進行捕捉,但都無功而返,最後研判猴子已經逃回山區。

1隻野生台灣獼猴在基隆市區亂竄,引起附近居民關注。 取自/爆料公社

基隆動保所指出,上週5月24日一大早有民眾發現1隻台灣獼猴出現在文化中心及基隆市政府,隨即通知動保所獸醫趕往現場進行捕捉,然而動作迅速的猴子在獸醫抵達前,就已經向附近的停車場逃竄後消失無蹤。直到同一天下午1點又再度被民眾發現在義二路上店家招牌間攀爬,還拉著電纜線穿梭在馬路上空,由於當下動保所沒有專業人力可以捕捉招牌上的獼猴,最後也無功而返。

動保所表示,林右昌市長在得知市區內有台灣獼猴出沒時,隨即指示動保所應協調外縣市專業捕猴人員協助,於是緊急連絡新北市流浪貓狗再生保護協會(NTPSA)派出曾經在台北市動物園訓練捕捉獼猴合格的專業志工,與26日語動保所人員到獼猴可能出沒的義二路、中正公園等地尋找,希望可以協助猴子遠離市區,回歸山林。

最後志工在中正路640巷找到獼猴,但是獼猴相當有警覺性,一看到人靠近就迅速地往後方山區逃離。動保所研判這次出現的獼猴是一隻迷路離群落單的個體,因為不熟悉都市環境才會沒有辦法回到山林,導致不安的在市區內亂竄,民眾若是有看到獼猴出沒,可以撥打1999市民熱線通報動保所協助捕捉。

動保所也提醒,雖然台灣獼猴在今(108)年已經從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除名,降為一般類野生動物,但是仍然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規範,民眾不可隨意傷害或捕捉。如果是發現台灣獼猴誤入市區,仍要採不餵食、不騷擾、不接觸的原則,由於獼猴並不會主動攻擊人,但如果任意餵食,可能發生如壽山獼猴為搶食物而有攻擊抓傷民眾情形。

台灣獼猴常出沒的地方設置告示牌,提醒民眾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獼猴。資料照片 台北市動保處/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