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蒼鷹 公園即可觀賞的猛禽
記者高維奇/報導
活躍於公園、校園綠地的松鼠有天敵?據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潘致遠的推測,近年來在市區綠地常看見的鳳頭蒼鷹,會捕食昆蟲、蜥蜴、蛙類、鳥類、鼠類,樹上穿梭滿地跑的松鼠應難逃鷹爪。
松鼠是市區公園最常見的野生哺乳類動物,樣子活潑可愛,深得民眾喜愛,牠們除了食用果實種子、嫩枝葉、昆蟲等多樣化食物,又有民眾刻意餵食,族群非常強大。牠們可以從一處公園沿著電纜線爬行到另一處綠地活動,也會進入民宅找食物吃,甚至發生咬傷人的事件。
松鼠生活本能非常高,看起來好像沒有天敵,因為市區的蛇非常少,野狗無法上樹,民眾也很少看見流浪貓捕捉松鼠,早年人類會捕捉松鼠食用,現在也絕少見了。
潘致遠說,隨著生活水準提昇,居民對綠地休閒空間需求增加,保護動物的理念也逐漸深植內化,使得公園綠地蟲鳴鳥叫生機盎然,從而也吸引位居食物鏈較高端的猛禽類前來,例如禽鳳頭蒼鷹,公園裡的眾多的麻雀、紅鳩都是牠們得來容易的食物,昆蟲、蜥蜴、蛙類也來者不拒,鼠類亦然。潘致遠說,而近年因人類餵食的市區野鴿,也可能是鳳頭蒼鷹的獵物,就像美國紐約的遊隼獵殺市區野鵨一樣,已成為當地的奇景。
原本活動於森林的鳳頭蒼鷹,現在台灣各都會區的公園、校園都不難看到,台南市的台南公園、孔廟、巴克禮公園、體育公園、億載金城、延平郡王祠、東寧運動公園、虎山農場都可以看到,甚至在車水馬龍的行道樹上、大樓間的小綠地,都有機會目睹到鳳頭蒼鷹。據觀察,鳳頭蒼鷹因領域性很強,繁殖期間,一個公園只住一對鳳頭蒼鷹。
台南沿海常見的猛禽以赤腹鷹、雀鷹及松雀鷹等小型猛禽居多,還有鳳頭蒼鷹、大冠鷲、燕隼、紅隼等。由於國內濫用農藥及大量以毒餌滅鼠,猛禽因食用吃毒餌的老鼠而間接中毒而數量減少,要觀賞拍攝不太容易,目前台南較熱門的賞鷹地點是曾文水庫,必須開車到水庫轉搭小船在湖中等候,有時枯等兩三小時不見蹤影是常有的事。而屬於台灣特有亞種的鳳頭蒼鷹,在於在公園即可看見,成為觀賞拍攝最方便的猛禽。
鳳頭蒼鷹因頭後方有短冠羽,因此有「鳳頭」之稱號,粗壯的足部能捕捉多樣獵物,牠們佇立於樹上,靜候獵物並予以突擊,或在空中追捕。2、3月是求偶交配期,一巢生兩個蛋,蒼鷹破殼而出,白絨絨的羽毛宛如小雞般格外可愛。為了餵飽巢中的雛鳥,鳳頭蒼鷹必須勤加獵食,叼來食物一口接一口撕肉餵食,小蒼鷹離巢需要7到8週的時間,因此目前正是觀賞鳳頭蒼鷹獵食、育雛最佳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