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小黑熊的畢業考 要怕人、躲陷阱

記者 陳璽安/報導

去(2018)年開始夏天開始接受人工照養的南安小黑熊,即將回到山林的家了!負責照養與訓練小黑熊的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與屏科大教授黃美秀,他門稱牠為「南安小妹」、「妹仔(台語)」,卓溪鄉布落的民眾則稱牠為「布妮(音譯)」,意為「健康漂亮」,在眾人的祝福中,南安小黑熊已經準備好回到山林,不過,這條回家之路走得並不容易。黃美秀指出,小熊不僅接受了野生動物必要的人類趨避訓練,也接受了全球唯一的陷阱趨避訓練,這些訓練都是為了讓小熊在回到山林後,可以遠離人類與陷阱帶來的危險,平安健康地長大。

南安小黑熊已經準備好回到山林的家了!圖為小熊覓食,林務局/提供

回顧小熊回家之路:媽媽不見了,接受人工照養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於昨(23)日舉辦「小熊要為家」記者會,正式宣布南安小黑熊即將野放,負責照養及野放訓練的屏科大副教授黃美秀也在場說明了小黑熊這9個月的經歷,包括與母親分開、接受人工照養到接受野放訓練的過程。

去(2018)年7月,年僅4個月大的小黑熊被人發現在花蓮南安瀑布附近獨自行動,由於當時附近有許多遊客,母熊不知去向,小熊在樹上不敢下來,而後,小熊過馬路、遊客圍觀小熊的新聞躍上媒體版面,黃美秀形容,前一天還很多遊客,在媒體配合宣導後,隔天一個人也沒有了,足見民眾對小黑熊的關心與愛心。然而,母熊卻始終未出現,原本活力十足的小熊,活動力逐漸下降,在黃美秀的建議下,花蓮林管處決定以野放為前提,啟動人工照養。

經過健檢,發現小黑熊鼻子裡有鼻蛭,可能還有肺炎,體重約4公斤,因為久未吃到母奶而變得十分瘦弱,於是,照養的第一階段以調養身體為主,除了人工的營養食物、熱心民眾寄來的水果,林務局也動員了各林管處的森林護管員,在台灣不同環境、不同海拔的山林中採集食材。黃美秀表示,小熊吃的植物種類非常多元,在照養過程中,時常驚訝於小熊竟然會吃某種植物,黃美秀感恩地說:「與其說我們在教小熊,不如說牠來教我們認識台灣黑熊。

小黑熊剛搬進特生中心,十分活潑可愛。資料照,花蓮林區管理處/提供

 

 

 

回顧小熊回家之路:上課了!練習野外生存技能,小熊交到「熊麻雞」

活潑好動的小熊,在照養團隊的努力下順利成長,調皮的牠甚至將照養空間的6台監視器都打壞,很快的,特生中心的照養空間已經不足因應小黑熊的活動量了,為了進一步讓小黑熊練習在野外生活所需的各種技能,團隊將小黑熊移居至特生中心的森林野訓場。森林野訓場是十幾年前為了另外兩隻小熊的野放計畫而設置的,面積大約為40乘60平方公尺,場內是原始的森林環境,在這裡,小熊可以練習野外所需的各種技能,包括尋找食物、補獵、躲避天敵等等。

入住野訓場的第一天,小熊就自己爬到樹上布置睡窩,也會用雙腳站立,黃美秀表示,這是牠的天性,根本不用任何人教,牠本來就會了,連獵捕食物都很快上手。不過,學習獵捕食物的過程中也有不少趣事,例如小熊第一次捕雞任務失敗,這隻雞後來成為牠的「熊麻雞」,就算小熊的獵雞技巧已十分純熟,「熊麻雞」的地位仍屹立不搖,黃美秀表示,這是一個意外,但反正團隊原本就有考慮引進狗或其它動物,讓小熊有社會化的機會,剛好有「熊麻雞」陪牠也不錯。

小黑熊進入森林展場後開始探索環境。資料照,林務局/提供

野訓場小熊以後腳站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

回顧小熊回家之路:畢業考!接受人類與陷阱的趨避訓練

「牠就跟小屁熊一樣!」黃美秀開玩笑地說,小熊不是吃就是睡,不然就是玩,而在這樣吃喝玩睡的過程中,小熊的求生技能越來越純熟,回家之路也走到了最後一哩,團隊開始讓小黑熊接受「人類趨避訓練」以及「陷阱趨避訓練」。黃美秀指出,為了避免人熊衝突,野生動物在野放前必須接受「人類趨避訓練」,讓小熊對人類感到害怕,進而引發警戒及反射性的迴避行為,而小熊的訓練成果非常良好,當小熊第一次被人類引誘靠近卻遭到胡椒粒的驚嚇後,小熊每次看到人類都會躲在高高的樹上,就算研究團隊派員到野訓場內烤香腸,小熊就算再好奇,也不會靠近,訓練成效顯著。

除了「人類趨避訓練」,小熊也接受了全世界首例的「陷阱趨避訓練」。根據黃美秀的研究調查,野外的台灣黑熊過半曾遭人類的陷阱攻擊,不是斷手就是斷手指,有的甚至無法掙脫陷阱,就這樣死在陷阱旁邊,這樣惡劣的環境也成為野訓團隊心中無法放下的大石,因此,透過「陷阱趨避訓練」,讓小熊把陷阱與負面經驗連結,例如小熊一靠近陷阱就會放鞭炮嚇牠等等,希望經過這些魔鬼訓練、小熊回到充滿變數的山林後,能不被陷阱所傷害。

「人類趨避訓練」成效良好,小熊每次看到人類都會躲在高高的樹上。圖為小熊爬樹示意圖,非訓練照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

黃美秀:小熊是山神給台灣的禮物

目前小熊年紀約13個月大,123公分,43公斤,所有行為展現都很好,已經準備好回家了。為了小熊的安全,團隊並不會公布小熊野放的日期,黃美秀表示,希望在野放前將牠養到45公斤甚至更胖,這樣野放後會生活得更順利。小熊也已經植入晶片、戴上耳標,也會配戴發報器,這個發報器將會在一年內自動脫落,在這段期間,研究團隊將透過發報器的訊號,持續追蹤小黑熊的動向,確保牠在山林中平安無虞。

黃美秀表示,她研究台灣黑熊12年以來,從來沒看過台灣黑熊受到這麼多關注,小熊動用了這麼多人力、促進這麼多公私部門合作,還有許許多多民眾的關心與資源投入,這些都是是前所未見,黃美秀感性地說:「小熊是山神給台灣的禮物。」也呼籲民眾,如果在野外看到小熊或是其它台灣黑熊,請遠離並通報研究團隊或林管處等相關單位,也祝福小熊不僅可以平安健康地長大,還能傳宗接代,為台灣的山林帶來更多美麗的台灣黑熊。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