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福利逐漸被重視 友善飼養成趨勢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李朝全

蛋類是大部分國人每天幾乎必吃的食品,不論是早餐店的蛋餅或土司夾蛋,雞蛋都是這些早餐不可或缺的食材,另外雞肉也是國人愛吃的肉類,像是去(2020)年台灣雞肉消費量就創了歷史新高,在雞蛋和雞肉都如此高的需求量下,提高供應量早已是各個養雞業者所追求的,但這時就會影響到雞的動物福利,也讓家禽友善飼養的議題成為近期的趨勢。

經濟動物對於人們來說,解決了食物方面的問題,其中雞肉和雞蛋都是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不過雞肉一開始並沒有被大量食用,必須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打仗時阿兵哥體力消耗大,以當時的飼養技術來說,通常一頭牛至少要養2 - 3年才能宰殺,牛肉方面供不應求,必須尋找出能在短時間內滿足動物性蛋白質需求的畜禽物種,這時雞肉才開始被大量食用。

一旦雞肉需求量提高後,如何大規模飼養的問題也就浮上檯面,其中工廠化農場(集約飼養)也因此而興起,因為工廠化飼養主要是以大量生產及屠宰家禽為目的,環境設計與管理僅考慮成本與處理效率,只看短期的經濟與生產利益,把原先在農場院子裏走動的雞關起來,在雞棚內環境受到控制下,使雞吃最少的飼料而又能長得最快,由於經濟效益高,進而促使越來越多養雞業者選擇把2~4隻母雞住在約A4大小的「格子籠」裡的飼養方式,但在這種狹小擁擠的空間中,雞反而容易出現自殘、啄毛、互相踩踏、容易產生疾病等問題。

但隨著動物福利越加被重視,集約飼養也開始被人詬病,畢竟人類利用動物那麼久,也應較重視動物的生活環境,其中像是歐盟自2012年起全面禁養格子籠雞,非籠飼雞蛋,可見已是全球重視食品安全與動物福利的趨勢,但地狹人稠的台灣至今仍以「格子籠」的飼養方式為大宗,因此推動友善飼養已是發展趨勢。

而友善飼養包括了「豐富化籠飼」、「平飼」及「放牧」,豐富化籠飼就是要讓雞隻可在籠內自由活動,且應提供雞隻滿足行為所需設施,如巢箱、磨爪、可誘發雞隻扒地及覓食等自然行為之設施等。平飼的定義則為雞隻可於室內或戶外之床面或地面上自由活動,另外放牧則是讓雞隻可於室內及戶外之地面自由活動。

雖然友善飼養兼顧了動物福利,但飼養的成本也較高,部分雞農仍不願改變飼養方式,但根據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先前的調查,高達9成5的消費者其實是願意加價5%購買動物福利雞蛋和鮮奶,另外也有1成5的消費者甚至願意加價20%,因此只要符合動物福利,消費者普遍是能夠接受在合理範圍內漲價。

也因為消費者願意購買友善飼養的雞蛋,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量販店加入販售非籠飼雞蛋的行列,例如大潤發、家樂福販售「非籠飼雞蛋」的比例較高,其他的通路商也逐漸販賣友善飼養雞蛋,可見友善飼養已成為發展趨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