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源 買地造林保育動物原住民
記者 何宜/報導
「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或許是泛太平洋集團總裁、晶華酒店創辦人潘思源,最廣為人知的印象,不過近年來他積極投入台灣生態保育,並以私人捐助慷慨解囊。今(20)天上午,潘思源出席「食蛇龜保育計畫捐款儀式」,捐贈100萬元給林務局建置「台灣龜類保種與研究中心」。
林務局表示,台灣龜類研究中心將建置於嘉義觸口的自然教育中心旁,現階段希望達成照顧、繁殖、野放加上保育教育的3+1目標。最終希望能將該中心擴充為「東南亞龜類保育中心」,將保育工作國際化。
農委會林務局局長李桃生表示,食蛇龜為低海拔生態地的指標性物種,因此在保育食蛇龜的過程中,也連帶保護所有淺山生態系物種。而藉由民間無窮的人力與財力,對於政府是相當大的鼓舞,而林務局也會承擔大眾的期待,做出成績讓大家有目共睹。
資產雖達700億,潘思源幽默表示,身上這唯一一件夾克穿了10年,手上也沒有配戴任何名錶、飾品,真的是「兩手空空」,也符合空空來、空空去的人生過程。他說年輕時拚命賺錢,再大一點後努力省錢,過了60歲後想要好好花錢,但是要花在公益上,回饋給這塊養育自己的土地。
潘思源說,台灣其實是個寶島,而他現在希望去保護台灣的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尤其是台灣的動物「原住民」,例如穿山甲、台灣黑熊、石虎等,都是應該去保育的對象。
潘思源並提到,他先前捐贈環保署400萬作為檢舉獎金,也捐錢幫助防制河川污染、觀新藻礁生態等等,他的所有捐助,都是出自私人財產,絕沒有用到公司的錢。「不然如果是拿公司的錢,今天的捐贈儀式不就有小股東要來了嗎?」潘思源快人快語也惹來台下一陣笑。
潘思源說,自己已經發願未來10年,每年要拿1億元出來買林地和造林,並用信託方式保管,將「提供新鮮空氣的肺」留給台灣所有百姓,而石虎等保育類動物也有了生存空間。他深信「有施就有得」,因為發現自己哪一年捐得多、那年也就賺得多。
目標是取得台灣萬分之一的土地,「以我自己個人的能力,我很有把握能夠做的到。」潘思源說。而他無私奉獻做功德的心,不僅讓食蛇龜,甚至是所有的動物住民和台灣生態,都有了永續的希望。